秦永博是教育界人士,對某些業(yè)內(nèi)消息還是很靈通的。
不止《水調(diào)歌頭》,據(jù)聞這葉知秋所作的幾首現(xiàn)代詩,上級也有納入教材的打算。
現(xiàn)在的問題是每一首在文學性上都是經(jīng)典之作,還沒決定用哪首。
秦永博心中無奈,這么妖孽的年輕人,怎么學!
秦德文一想也是,隨即又滿臉遺憾:“可惜,葉小友的心思要是能多點放在文章上就好了?!?
“這歌曲一首接一首,文章不多作點。”
一旁的秦小雨吐了吐舌頭。
讓她選的話,當然是多寫點歌好啦,不過這句話她當然不會說出來。
閑聊中,電視里葉知秋和一群學生登場。
別出心裁的舞臺設計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少年智則國智!
學生齊聲朗誦的第一句話出來,秦德文便驀地瞪大了眼睛,目光死死盯向舞臺。
在歌曲的設計中,開篇的四句朗誦會重復兩遍,第二遍,學生們的吶喊更加鏗鏘有力。
在前世,《少年中國說》這篇文章被收錄進教材中,然而這個世界中,并沒有這篇文章出現(xiàn)。
初聽這段話的震撼和學過課文后再聽是不一樣的,家中,秦德文嘴里喃喃重復了一遍這幾句話,隨后臉色激動無比。
“振聾發(fā)聵,振聾發(fā)聵啊!”
“《少年中國說》,寫得好!”
一旁的秦永博也是震撼無比,作為每天與青少年接觸的教育工作者,他對這幾句話的感受更深。
這首歌寫的是少年,但聽在耳中,每一句都是寫給自己這一個群體。
少年是一國之棟梁,作為中學校長,秦永博感覺自己肩上的責任更加重大了。
秦永博心中已經(jīng)打定了主意。
這首歌,可以每天在學校廣播里放!
......
舞臺上,朝氣蓬勃的兩邊朗誦過后,演唱的葉知秋舉起話筒,干凈的歌聲傳遍全場。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潛龍騰淵鱗爪飛揚
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唱到這里,歌曲進入副歌部分,葉知秋的音調(diào)猛地轉(zhuǎn)為激昂。
少年自有少年狂!
身似山河挺脊梁!
敢將日月再丈量!
今朝唯我少年郎!
“少年自有少年狂”這句出現(xiàn)時,舞臺大屏幕便跟隨顯現(xiàn)一段潑墨揮毫大字。
“100年前,家國風雨飄搖之際,一群少年頂天立地,探尋救國之路!”
“100年后,吾輩更當自強,這盛世,靠少年去闖去拼、去強大、去振興!”
歌聲與文字相得益彰,看得觀眾們激動無比,而葉知秋的高音愈發(fā)激昂有力,聲音響徹全場。
敢問天地試鋒芒!
披荊斬棘誰能擋!
世人笑我我自強!
不負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