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朝建立,推行新政不知多少,最開始只是在上京試行,等到時機差不多了,才會在全國推行。
就是因為這些政令影響太大,不能輕易實施,若是草率推行,最終慘淡收場,這還算好結(jié)果。
若是反制太大,引起一場動亂都是很正常。
即使是關(guān)寧也不敢輕易處之,現(xiàn)在不同了,他說什么就該是什么。
九五至尊,一九鼎,號令一出,莫敢不從。
“吾皇萬歲萬萬歲!”
一片呼聲響起,滿朝文武又跪倒一地。
真的是沒人敢忤逆。
“朕回到上京已有幾日,也聽聞了一些事情?!?
聽到此,所有人又是一驚。
他們猜的沒錯,陛下果然回來多日,還聽聞了一些事情,說這話是什么意思?
有的朝臣在這一瞬間面色變得蒼白,嚇得手心出汗。
他們都明白了。
這次朝議不是表勝利,而是問責清算。
關(guān)寧開口道:“朕決定,此次將不舉行大慶!”
“不舉行大慶?”
朝臣們又是一驚。
他們都知道陛下說的是什么,事實上,大慶已經(jīng)開始了,有民間自發(fā),也有朝廷在準備。
而提出并且負責的,正是通政使慕容盛,有人已經(jīng)看向了他。
在很早之前,慕容盛就已提出并在主推準備,為此籌備許久,而今卻被陛下叫停。
慕容盛面色微變。
他為了大慶已經(jīng)準備繁多,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迎合陛下……
可現(xiàn)在陛下卻不讓舉行大慶,甚至對這件事還頗有微詞,這不是拍馬屁拍到馬腿上了嗎?
關(guān)寧抬手止住雜議,隨之開口道:“持續(xù)五年的戰(zhàn)爭結(jié)束,并取得了勝利,理應(yīng)慶賀,可在這背后付出的卻是白骨累累……”
“朕是在北夷取得大勝,你們可知道,已有近三萬鎮(zhèn)北軍永留蠻荒,近一萬戰(zhàn)士傷殘……”
朝臣們神色驚疑。
他們知道的只有捷報,并不知傷亡,向來都是報喜不報憂,實際戰(zhàn)情只有少數(shù)人知道。
“還有西北大捷!”
關(guān)寧沉聲道:“西北兩州十十九空,不知多少人流離失所,新建十萬西北軍,只剩三萬兵力……”
“還有南境戰(zhàn)場,還有大寧水師,還有戰(zhàn)死的將領(lǐng)……不知多少……還有因此受盡苦難的百姓又有多少?”
關(guān)寧大聲道:“敢問袞袞諸公,有什么值得慶賀?”
寂靜!
死一般的寂靜!
朝臣們皆是垂下了頭,直感覺羞愧難當!
他們只看到了勝利的輝煌,卻忽略了背后的慘烈。
任何勝利都不是輕易得來的,別的不說,只看陛下多次御駕親征,南征北戰(zhàn),這些不都是付出?
為了供給軍需,大寧百姓緊衣縮食,朝廷不可避免的加稅收糧,這些都不是付出?
西北大劫,西北兩州皆成空城,這些都不是付出?
慕容盛冷汗直流。
這馬屁真的是拍到馬腿上了。
“更何況戰(zhàn)爭還沒有結(jié)束?!?
關(guān)寧開口道:“還有軍隊在南蠻未歸,還有軍隊在魏梁二國征戰(zhàn)?!?
“前線將士未歸,爾等卻在后方大肆慶賀?”
“慕容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