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寧聲音很高,把很多人都嚇了一跳。
裴濟中笑容逐漸凝固。
誤國之策?
我提的可是治國良策。
解除私禁增收鐵稅,不比增收農(nóng)稅來的更快嗎?
他是戶部右侍郎,自然知曉情況,朝廷國庫充盈并非來自稅收,而是陛下征戰(zhàn)獲利!
農(nóng)耕有所恢復(fù),但還遠沒有到能支撐起這個龐大國家的地步,窮苦地區(qū)多次減免,富戶又不能全部征收上來。
大寧土地所有不平衡的問題依舊存在,這才是要全面推行農(nóng)莊法。
可哪有這么容易?
他是完全從國家需求提出的國策,當(dāng)然也有其他心思。
只是為何陛下如此震怒?
關(guān)寧神色肅穆,提出這樣的諫,不是蠢就是有壞心。
當(dāng)然也不一定是蠢,也有認(rèn)識不足的問題,目光短視只顧眼前利益,而不看長遠。
在聽到魏商收購,關(guān)寧就大約知道,這是魏國的陰謀。
只是用這來考驗他這個穿越者,屬實有些看不起他。
他不止一次說過,稼穡才是立國之本,冶銅煉鐵只能一時獲利,長久下去稻麻粟米從何而來?
這本是他準(zhǔn)備借機用到梁國的策略,卻被魏國用到他的頭上!
實屬可笑!
聽這意思,已有大量魏商涌入,并已經(jīng)開始造勢……
“韓安圭,這些情況你可知曉?”
“回稟陛下,臣只是聽聞,具體詳情還不太清楚?!?
“不太清楚?你這個商務(wù)署署長是干什么吃的?”
關(guān)寧直接呵斥。
“魏國商人大量涌入,你可知曉他們是做什么的,會不會有間諜密探混入,是不是別有用心,你能保證嗎?”
“臣知罪,臣會盡快調(diào)查。”
韓安圭跪了下來。
“至于爾解除私禁?”
關(guān)寧開口道:“朕不希望再聽到如此諫!”
他直接表明態(tài)度,這事沒得商量,也不要再提。
可裴濟中卻猶豫片刻,還是咬牙問道:“陛下,此乃良策,能解大寧之患,還望陛下三思!”
“還望陛下三思!”
在他話音落下,又有幾人站出跟隨。
“嗯?”
“來人,諫者拖下去每人打二十廷杖!”
“陛下,臣等冤枉??!”
裴濟中面色大變,忙得跪了下來。
其他人也是神情驚疑,他們怎么都沒想到陛下反應(yīng)竟然如此之大。
至于嗎?
你不同意就不同意,只是諫就懲以廷杖,這還讓別人怎么諫?
有御史立即站出。
“陛下,裴大人等人諫也是為國憂慮,且他們所非錯,陛下直接處以重刑,怕是會閉塞路,掩蔽聰明,還請陛下三思啊!”
御史是什么?
就是看誰不爽就彈劾誰!
就是誰有問題就指責(zé)誰!
當(dāng)然也包括皇帝陛下!
在古代官員體系中,也只有一種屢次遭受毒打,依舊不改其本性的官員。
那就是御史!
大寧朝御史是高危官職,換了一茬又一茬。
可關(guān)寧挑選的還是這種人。
就該是這種人。
這位御史罷,直接昂頭,神情正色,表現(xiàn)出絲毫不懼的態(tài)度。
關(guān)寧相信他是出于本意,誠然有朝臣諫,無論是好是壞,總不該直接就打,這確實是堵塞路的行徑。
可這其中還有一個對不對的問題。
關(guān)寧直接道:“說實話,朕沒有把他們直接拖至午門就已經(jīng)是便宜了他們!”
“聽到他們剛才諫什么了嗎?”
“要讓解除私禁,助長冶鐵之風(fēng),很快便會形成婦人不織,農(nóng)人不耕的局面,敢問到時糧食從何而來?”
“有錢就行!”
“陛下,有錢我們就可購買食糧,自然無礙?!?
正被拖走的朝臣大聲挽回。
“胡說八道!”
關(guān)寧沉聲道:“自己的碗要端在自己手上,怎么能放在他人手中?”
“能靠得住嗎?”
“這分明是誤國之策,害國之策,提出這般諫,難道不該打?”
眾臣沉默,不敢多。
就連先前那御史都陷入沉思,他們都在考慮關(guān)寧所說。
“陛下圣明!”
首輔公良禹開口道:“農(nóng)耕才是國家之本,不能遭受任何破壞,魏商分明是別有用心,臣提議由朝廷介入詳查,必須遏制此等風(fēng)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