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在即將授封之際,卻被嚴厲懲處,這意味著他們之前所立功勛皆成了無用,實在令人唏噓,鐵證面前,自是難以抵賴,為何偏要誤入歧途?
這只是小插曲。
更多的人沉浸在期待中。
據(jù)小道消息留傳,陛下此次封授多為爵位封地。
這在曾經(jīng)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外派出的將士已盡被召回,他們嚴陣以待等候陛下駕臨!
而在此期間,一直關(guān)注大寧軍隊動向的梁軍也早已得到情報!
大寧皇帝就要來了!
梁軍駐扎于距離綏遠城近兩百里的一座城池。
自駐守在此,就不停加筑城墻修建工事,以防大寧軍隊進攻。
他們害怕??!
在此處駐軍只有三萬,更多是象征性的,真遭遇戰(zhàn)事絕對沒有抵御之力。
甚至,他們已收到暗示,若真不敵,不必請示,直接撤退即可,以保存實力為主。
駐軍大將名為柴拓,年近四十,他出身于龍衛(wèi),曾為副統(tǒng)領(lǐng)一職。
龍衛(wèi)是梁武帝朱溫留給朱楨的唯一武裝力量,也是他造反的本錢。
龍衛(wèi)是一支直屬于梁國皇帝的隱秘軍隊,平素隱于皇陵,以孝陵衛(wèi)為掩護。
梁武帝早有打算。
立朱鎮(zhèn)為太子時,他就做了兩手準備,當時朱楨被朱鎮(zhèn)欺壓守著皇陵,其實就是給他跟孝陵衛(wèi)接觸的機會……
朱楨造反得到大將軍樊倉的支持,可在即位后,卻處決了樊倉。
這也說明,做皇帝的都腹黑。
樊倉死后,朱楨重整軍隊,原朱鎮(zhèn)舊部皆被調(diào)離整治,全部另換。
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柴拓就是在那時上位,被外派到此駐守承以重任。
同時,他還統(tǒng)管整個遼慶行省軍政大事,有權(quán)決定一切事務(wù)。
分化拉攏之計,就是在柴拓的主使下完成。
他暗招人員,重建密探機構(gòu)察事廳,派到大寧軍隊所占區(qū)域,打探敵情,擾亂人心。
柴拓行事穩(wěn)重,又頗有心計謀略。
在他的安排下,已秘密接觸多位大寧將領(lǐng)。
他始終認為情報為先,下大力氣重建察事廳,大寧皇帝剛到北林行省,就已被他得知,并及時稟奏回汴京。
柴拓確實是個能人,實際上朝廷給他的支持很有限,不但軍餉難以足發(fā),軍需也供需不及時。
沒有軍餉倒能勉強應(yīng)付,可沒有軍需,總不能讓將士們餓著肚子,無奈之下,他只能派人外出掃蕩。
雖駐守艱難,倒也算安穩(wěn)。
對他而,大寧軍隊沒有進攻跡象就是好事,可他沒想到大寧皇帝竟然要來了,那可就不保準了。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