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算是一場肅清。
隨著時間的推移,西域大軍也快要臨近,汴京城進行最后的備戰(zhàn)階段,而在這之前必須要保證城內(nèi)安定。
大批的流民嚴重影響了備戰(zhàn),軍需物資都無法運到城墻處。
同時,還有輿情開始傳播,直進汴京城或許無法得到保護,前往大寧占據(jù)之地才能得到最好庇護,由此引導流民退汴京城而前往邑安行省。
雖無驅(qū)趕之舉,卻盡顯驅(qū)趕之意,而汴京城的城門也逐漸關(guān)閉,暗拒流民進城。
此舉當然有效,強征強抓本就過分,讓人畏懼,若真能得口吃食就算被強征去也行,可實際上只給簡單吃食,只是保證強活著,除此外軍需武器不發(fā),誰都不是傻子,他們知道,強征而來的唯一作用就是作為人盾送死!
雖是如此,人流不減。
敵軍就要來了,他們能逃往何處?
前去邑安行省路途遙遠,對很多人來說,能逃到汴京城已是極限,怎么能去的了邑安行???
非得死在路上不可。
所有人都看出了朝廷的意圖,這是要放棄這些流民,或者說老弱婦孺通通不管,只有青壯勉強還有點用處,便給續(xù)著命。
朱楨也沒想到來的流民會這么多,雖說已有不少離開,可依舊有不少人趕來。
人遇到危險時,往有堅實庇護的地方跑是本能。
無奈之下,朱楨只好下旨,強驅(qū)流民,關(guān)閉城門!
幸得西域大軍還有諸多步卒行軍需要時間,也讓朱楨能有準備,就算如此也頗為緊張。
朱楨后悔不已,為何自己每到關(guān)鍵時刻總是猶猶豫豫,都已做了惡事,反正聲名已經(jīng)爛透,還顧忌什么?
臨時起意的仁慈差點壞了大事,城外已堅壁清野,可城內(nèi)甕城等防御工事卻受影響而未完全建完。
讓這些賤民差點誤了大事,到得最后朱楨也不裝了,我是無情帝王我攤牌了。
頂多他會在想起來的時候,在心里說一句,朕也沒有辦法,略表慚愧之心!
臨近戰(zhàn)前,一直深居于宮中的朱楨在諸多朝臣的諫下終于露面,大戰(zhàn)將起,皇帝應(yīng)當?shù)匠菈ι峡赐麑⑹考ぐl(fā)士氣!
原本朱楨不是這樣,早前他一人迎大寧十萬大軍,而今卻連宮門都不敢出?
朱楨想做一個明君,可他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已經(jīng)失了民心,因而太過心虛,每次外出總覺得有人在議論他,甚至能聽到。
因而,在外巡前他又囑咐,所見之人都要伏跪在地,不得抬頭直視,實際上士兵根本沒有看到皇帝,感受不到皇帝與他們同在。
這場巡視匆匆結(jié)束,這般又過七日,汴京城外出現(xiàn)龐大軍隊,西域異族來了!
ps:當甲流遇上加班,還有家事,我真的要自閉了,放過我吧!
晚上九點有癥狀,四肢酸痛無力,十點通知來現(xiàn)場,哎。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