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莞幫陳小琴處理完了跟鄭超的糾紛,就差不多該歸校了。
在這之前,她依次去打點了生意。
小吃店的生意從開門就一直很平穩(wěn),因為臨近學(xué)校,學(xué)生一直都是她的消費主力軍。
另外她還每天中午給小學(xué)提供盒飯,算上店里的凈收益。
每天光小吃店的收入就能穩(wěn)定在一二百塊錢。
鴻?;疱侀_業(yè)第十二天,廣告起到了宣傳作用引來的新客人,加上老顧客回頭光顧,讓飯店的生意如日中天。
頂峰時期一天總收益額,在2000塊朝上。
這一天店里的服務(wù)員都手忙腳亂,朱翠花,王艷梅都下場干活不說,仍然忙不過來的情況下,他只有把沈國棟也給叫來了。
王艷梅讓沈國棟在后廚刷盤子,他和朱翠花負責(zé)在前面收拾餐臺。
客人迎來送往,走一桌立馬就有新的客人替換,整個飯店從1樓到3層,到處都是人。
一天下來光客流量就有500人。
恰恰就是這500人,讓商圈與火車站接壤的這一條街道,突然之間熱鬧了起來。
要知道這一片位置,在沈莞來之前,可是出了名的倒閉區(qū)。
不管做什么生意,開什么黃什么。
鴻福飯店剛剛開業(yè)那一天,不知道,有多少人等著看沈婉的笑話。
但沈莞愣是用行動,用超高的營業(yè)額,狠狠的打了那些人的嘴。
在這里開飯店做不起來?
關(guān)鍵看你怎么做!
而就是因為沈莞將鴻福火鍋店開到了這里,一些小商小販,趁機抓到了這群客流。
商圈能供人擺攤的位置只有那么多,分給了部分人,大部分人還是撈不著。
只能流動著走到哪里,將攤位擺在哪里。
這些天,攤販們發(fā)現(xiàn)很多人都往這條路上走,好奇心之下跑過來查看情況。
發(fā)現(xiàn)這里開了一家火鍋店,人們都吃飽喝足了出來,且對這家店的評價非常高。
攤販們一個一個都賊精,抓住的機會就圍著沈莞飯店擺了一圈。
隨便過去幾個人買點東西,都強過東奔西走,半天不開張。
就這么一來二去,聚集在沈莞飯店門口的攤販越來越多。
到后來,一個接著一個,愣是沿著通向商圈的街道,給弄成了個臨時的小型市場。
就像一句老話說。
一個人事業(yè)的成功,不僅僅靠的是手腕,更重要的是人品。
在沈莞沒有驅(qū)趕那些小商販,任由他們隨意自由的駐扎在店的周圍,他既然成全了那些商販,現(xiàn)如今,那些商販也反過來成全她。
商販組成的市場帶動的客流不容小覷,而顧客習(xí)慣了購物的穩(wěn)定性,通常會圍繞著這一個點,循序漸進的展開。
直至擴大到了整條街。
沈莞的火鍋店,是這條街上唯一的一家飯店,沒有人爭搶客源,他的生意只會日復(fù)一日的好。
王艷梅跟沈婉商量:“照這么做下去,咱們該招人了,不然真的忙不過來,店里的衛(wèi)生也要不過關(guān)了。”
沈莞挑了挑眉,臨時給王艷梅提點。
“大娘,你還沒有招人嗎?我以為我要走了,這些事你都可以做主了。”
是呀。沈莞要走了。
這個飯店想要依靠她的指引,遠水解不了近渴。
王艷梅必須能擔(dān)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