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zhàn)斗中,你說你殺了幾個人,這個沒人可以證明,所以沒辦法給你論功。于是乎,大家就直接斬殺敵人后,便把敵人的腦袋割下來系在腰帶上繼續(xù)搏殺。等拼殺完成后,再拿著敵軍的人頭去找隨軍文吏記功。
一般情況下,小兵拿著三個人頭可以升一級,一個伍長的人頭升一級,一個百戶的人頭則可以升三級。
當然也可以選擇不升官,這樣一個敵軍精銳士兵的人頭便賞銀十兩,伍長人頭價值三十兩,百戶人頭便價值一百兩!
要是換算成后世的rmb,便是一個敵軍人頭價值一萬元,伍長三萬元,百戶十萬元。
而對應的后世級別,小兵自然就是一等兵二等兵以及列兵,伍長便是排長,百戶便是連長。至于說現(xiàn)代的士官,那在古代也就是精銳老兵了。
至于百戶以上,一般小兵是沒有機會斬殺的,真要斬殺了,那自然會額外重賞!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戰(zhàn)斗,這些士兵都有機會把人頭割下來系腰帶上,因為這需要時間。一般都是追擊或者打輕松一些的仗,這些士兵才會這么干,軍官也不會阻攔。
而打一些硬仗,以及攻城戰(zhàn)時,都是戰(zhàn)后由軍中輔兵統(tǒng)一計數(shù)人頭和收集戰(zhàn)利品,然后再按照各千戶百戶立下的功勞,打開的局面來分配人頭。
至于一些殺良冒功的,便是小股部隊執(zhí)行追擊和圍剿計劃時,會有目的的沖進鄉(xiāng)野屠村。
一般這樣的屠村,都是先把年輕女人抓來肆意玩樂,然后再把女人和孩子以及老人都全部弄死,再把村里年輕男人的人頭砍下來,佯裝為敵軍的人頭。
最后自然是把這些尸體聚集在一起,一把火燒村,徹底的毀尸滅跡!
實際上內地作戰(zhàn)殺的良冒功很簡單,因為大家都是留長發(fā),只要是年輕人的面孔,那一般都看不出來什么。
而邊軍想要殺良冒功,就很不容易了。畢竟不管是北狄國的金錢鼠尾,還是西戎國的盤發(fā),再或者是東夷國的兩邊剃光與中間留頭發(fā),總之夷狄的發(fā)型,和大奉百姓大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