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磊輕咳一聲。
“小葉,不要什么東西都往嘴里塞??!”
“技師是……咳,一種服務(wù)業(yè)!”
“讓人舒服的那種!”
葉蓮娜茫然的想了想:“是大夏才有的?”
唐磊心虛的別開視線:“啊,也許吧……我也不了解??!我只聽說過!”
“那正好!”葉蓮娜似乎很感興趣。
“等去了大夏,唐哥我們一起去??!”
唐磊:“啊,???”
等會,他回去帶小葉逛洗腳城?
他的狗腿還能保住嗎?
唐磊剛試圖扯開話題,就見葉蓮娜拿出一個小本本,仔細(xì)的記下了。
“去大夏必做的事123……”
“要找技師!”
“唐哥,你會帶我去的對吧?”
“嘶——”唐磊嘴角抽了抽:“去,去……”
他想通了,格局打開,就當(dāng)驗證下掃黃打非力度吧!
實在不行,他親自上!
那,那還真不是不行,嘿嘿……
老六正好切完了月亮糕,探頭過來。
“唐,還有什么要幫忙的……**,你笑的我好害怕!”
唐磊一秒冷漠:“想啥呢,你沒有怕的資格!”
“過來幫忙烙饃!”
羊肉泡饃用的饃,也叫坨坨饃。
老版用純死面,吃著口感勁道。
也有用發(fā)起一點(diǎn)點(diǎn)的,吃的時候吸飽了鮮美的羊肉湯,對胃更好。
還有最大的一點(diǎn)好處。
好掰!
要知道,這泡饃當(dāng)然不可能是一整個丟進(jìn)去。
于是掰饃的手法,掰后的大小,還有湯汁多少。
就都有了各自的講究。
正宗羊肉泡饃,有四種吃法。
饃掰大塊,劈成三層,最后出鍋時浮在最上而湯少,如同白云遮碗。
叫做“云片”。
饃掰小塊,下鍋煮透,充分吸收湯汁,出鍋前反復(fù)翻騰十幾次,最后收干湯。
饃塊顆粒分明,這叫“干泡”。
湯再多些,饃煮的再久些,幾乎成糊。
吃完饃塊后,底下僅剩一口面糊湯。
這種就是“口湯”。
最后最費(fèi)勁的一種。
饃要掐成指甲蓋大小的片兒,白粒兒在中間,鮮湯在周圍。
饃在湯中,肉在饃上。
謂之,“水圍城”!
這也就是吃的久了,什么都折騰出花兒來了。
有些講究的老饕去了不熟的店里,甚至自己帶饃,自己掰好。
現(xiàn)在去旅游,店家一般也會建議外地人親自掰一下。
其實本地的年輕人都改用機(jī)器切了。
不過么,有說法是手掰的饃,撕扯面比較隨機(jī),和湯的接觸面大,更容易吸飽湯汁。
唐磊經(jīng)過試驗和琢磨后覺得……
可能更主要的是,掰饃……解壓。
三五老友聚在一起,一邊嘮嗑,一邊掐饃。
不僅悠閑,還有種時刻在努力的感覺。
但放在監(jiān)獄,唐磊才不講究這么多。
“一會要那些幫工的都來給我掰饃,撕吧撕吧下鍋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