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策英和墨蘭朝老太太行了禮,這才緩緩走出盛家,上了花轎。
婚隊在汴京繞了一圈才出城。
等出了城,墨蘭就從花轎換成了馬車。
畢竟要從汴京去禹州,馬車都要走個兩三天,若是坐花轎,那花費(fèi)的時間就更長了。
馬車是趙策英早就備好的。
因著怕墨蘭坐著不舒服,還特意將馬車內(nèi)放了好幾層墊子,生怕墨蘭硌得慌。
馬車內(nèi)有幾個能抽拉的抽屜,打開里面放著墨蘭平時愛吃的零嘴干果。
就連茶水都備著了。
墨蘭用手摸了摸,發(fā)現(xiàn)茶水竟然還有余溫。
可見是前不久才燒開的。
趙策英真是把用心兩個字做到了極致。
墨蘭忍不住又彎了彎唇角。
這一路上,趙策英一直騎馬圍繞在墨蘭的馬車左右。
時不時的給她講禹州的事情,又把趙家的情況和她說了個遍。
生怕墨蘭無聊。
墨蘭也的確有些無聊,馬車上又不能做什么,只能和趙策英聊天。
好在也就兩天。
白日里趕路,晚上就宿在客棧。
趙策英為了這個,早就把路途中的客棧探查了個遍。
哪里的客棧干凈,哪里的客棧飯菜味道不錯,他都弄清了。
所以這兩天并不難熬。
第三天早上,墨蘭知道今日就要到禹州了。
特意早起梳妝打扮了。
她給自己畫了個最溫婉的妝容。整個人美的跟從天上剛下凡似的。
馬車又行了一個時辰,終于進(jìn)了禹州。
而墨蘭在進(jìn)城前,就從馬車重新?lián)Q成了花轎。
婚隊在禹州敲鑼打鼓,聲勢浩大的繞了一圈,最后停在了趙家門口。
墨蘭在經(jīng)過“撒谷豆”、“跨馬鞍”后,終于在趙策英的陪同下,走進(jìn)了趙家的大門。
而趙宗全和沈氏二人,也早就坐在高堂之上,等著兒子、兒媳的敬茶。
“拜父母——”
趙策英和墨蘭二人跪在軟墊上,向趙宗全夫婦磕了個頭。
當(dāng)然,趙策英是實打?qū)嵉目念^,墨蘭則是虛磕。
新娘子頭戴鳳冠,也沒法實實在在的磕頭。
“敬茶——”
墨蘭和趙策英兩人又分別朝趙宗全夫婦敬茶。
趙宗全夫婦歡喜的眉梢都飛揚(yáng)起來。
“好,你們兩人過的好,就是最好的了!”
趙宗全象征性的對趙策英和墨蘭說了兩句。
沈氏在一旁笑的合不攏嘴。
能看到兒子娶親,就是她這幾年最大的心愿。
如今兒子終于成婚了,這讓沈氏心里也放下了一塊大石頭。
她兒子,終于擺脫了龍陽之好的嫌疑了!
敬完茶,夫妻對拜。
當(dāng)然,這還沒完。
還要牽巾、撒帳、交杯酒等一系列的流程。
還有個老嬤嬤,把趙策英和墨蘭的頭發(fā)各剪一束,綁在了一起。
這就是結(jié)發(fā)為夫妻。
周圍的人就開始起哄著,想讓墨蘭把扇子拿來。
墨蘭笑了笑,微微側(cè)了下扇面,露出半張臉來。
僅僅是半張臉,就讓周圍人驚呼一片了。
這容貌,這氣質(zhì),禹州哪家閨秀能比得上?
不愧是從汴京來的,當(dāng)真是不俗!
難怪趙哥兒這幾年一直不肯成婚,禹州哪家閨秀都看不上。
原來是要找個這般的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