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邕一死,阿史那皇后只能從其子嗣中挑選。
誰讓她沒有子嗣呢?
阿史那皇后選來選去,只能挑選長子,宇文赟。
因為其他的孩子,甚至連十歲都沒到,如何能坐的了皇位?
但阿史那皇后心里卻在嘆息。
宇文赟這個孩子,性情乖張,不好讀書,喜歡玩樂。
這樣的人登上皇位,對周國來說,真的是好事嗎?
阿史那皇后咬了咬牙,不想讓宇文邕的心血白費。
再加上宇文赟年幼,于是決定垂簾聽政。
但她到底是突厥公主,雖然費了一番功夫成功的垂簾聽政了,但她心里也十分清楚。
底下的人暗潮涌動,對自己不服的多了去了。
她現(xiàn)在,只希望能夠維持宇文邕留下的那些政策,使大周的局面能夠穩(wěn)定下來。
希望宇文赟能夠成長為和他父皇一樣的帝王……
北周這邊凄凄慘慘,整個國家都籠罩在悲痛之中。
大齊這邊卻歡歡喜喜。
反正除了皇上,其他人都挺高興的。
高緯代替皇上批閱奏折后,一些想法明顯比皇上還要高明。
沒多久就令文武百官心悅誠服。
而這時,北周皇帝宇文邕駕崩的事,又傳了過來。
朝廷上下,人人大喜,私下也有所議論。
覺得太子當(dāng)真是大齊的福星,受上天的寵愛。
不然為什么宇文邕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太子代理朝政時就沒了呢?
可見太子才是大齊之福!
皇上聽聞這些風(fēng)風(fēng)語后,心里頗不自在。
明明他才是皇上,怎么所有人都稱贊太子?
雖然他也覺得,太子的的確確是大齊福星。
但就是有些別扭。
不過這別扭,也別扭不了幾日了。
因為眼看著一月之期將近,可他這頭疼的毛病,還是沒能改善。
就連皇太后都被驚動了,親自去尋一些高僧來給皇上驅(qū)邪。
實在是這種病看起來真的跟中邪了一樣。
但是誰來都沒用。
胡皇后聽聞皇上也染了這種怪病后,心下納悶,這怎么跟自己的情況一樣?
可她剛想思索,腦子就開始犯疼,嚇得胡皇后不敢再想了。
皇上這邊,也得知了胡皇后早于自己就得了怪病,便懷疑自己和胡皇后是不是被詛咒了。
不然,為何夫妻二人都染上這怪???
可他腦袋想不了太多,只能把這個猜測告知了皇太后。
皇太后也百思不得其解。
她倒是沒懷疑高緯和鄭兒。
雖然皇上突然頭疼,受益最大的是太子。
可胡皇后是高緯的親娘,母子兩人的關(guān)系較為親密。
高緯或許會對皇上下手,但無論如何,都不該對胡皇后下手才是。
更何況,太子也沒有下手的理由呀。
高緯是太子,且其余皇子沒有任何競爭力。
這個龍椅,對高緯來說就是板上釘釘。
皇太后對朝政不大關(guān)心,所以并沒在意先前太子和皇上爭辯一事。
即便知道了,她也不會往心里去。
畢竟太子和皇上吵架的次數(shù)多了去了。
這些年,太子雖然長進了不少,變得十分優(yōu)秀,但也越來越有主見。
經(jīng)常和皇上意見不合,一不合就懟人。
大家早就習(xí)以為常。
所以于情于理,都不該是太子下手。
至于鄭兒,皇太后懷疑了一瞬,就打消了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