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娟在這里幫忙了一個多星期了,從一開始的生疏已經(jīng)漸漸能招呼客人了。
現(xiàn)在進店吃飯的人并不多,她知道這些人都是城里的知識分子,對小姑子有大用,所以也更加熱情了些。
“你們先吃著,哪里有需要就喊我!”
李美娟笑著端起茶壺給每個人倒了茶,又看向江瑩瑩:“小妹,我再去下點餃子?!?
那男記者感慨的喝了一口茶,然后思索著開口:“我看咱們的新聞素材又多了一條:擁抱新變化、品嘗好服務(wù)!”
齊耳短發(fā)拍手叫好:“這個題目好!”
江瑩瑩笑著稱贊:“李記者好文采,對了咱們這家飯店叫青年飯店,正好在縣一中門口,目的就是為咱們這些莘莘學(xué)子服務(wù)!”
說完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起來我和沈堯每天中午都在這里吃飯,他們還戲稱這是狀元飯店呢......”
男記者眼睛一亮:“青年飯店出狀元,改革開放吃好飯!咱就用這個標題,正好剛高考完,多吸引人!”
目的達到,江瑩瑩笑得更好看,她又把話題引到了星期天的活動上面。
幾個記者吃的滿口都是香,江瑩瑩又妙語連珠不著痕跡拍馬屁。
很快,這篇新聞稿件就把重點定在了宣傳獨特服飾上面,其中著重強調(diào)了正品和仿品的區(qū)別,還特意加了一句獨特這個服裝品牌已經(jīng)在珠城擁有了好幾家加盟商......
搞定這些記者,江瑩瑩下午又去了服裝廠和曉蕓她們確定活動那天需要的服裝。
沈曉蕓拿出來一張手寫的報名表:“嫂子,招工這邊又來了十名女工,你要不要看一下?”
江瑩瑩搖搖頭:“不用了,你管理了工廠這么久,在招人這塊你比嫂子有眼光。”
兩個小姑娘雖然年齡小,但是成長卻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