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三吾今日格外早起,早早便來到了烏衣巷周邊等候。
不多時,他看見朱元璋身著樸素裝束,悠然走來。
“不可泄露朕的身份?!?
朱元璋淡淡囑咐了一句。
劉三吾點頭應允,明白皇上這是微服私訪,顯然是對那院落中的少年頗為看重。
果然是個難得的幸運兒,竟能得到皇上青眼。
劉三吾深吸一口氣,作為大明朝廷的官員,忠君理念早已深入骨髓,他也想探究一番那位年輕人是否真有才識過人之處,抑或只是憑借逢迎拍馬,才博得了皇上如此垂青。
“若他能入你的眼,今后你就多費些心力教導他吧。”
朱元璋依舊一副漫不經(jīng)心的模樣,語間卻透露出別樣的意味。
嘶!
劉三吾聞此不禁微感震撼。
他身為翰林院學士,以他為首,齊泰、黃子澄為輔的翰林院庶吉士團隊,肩負著培養(yǎng)皇家子弟的重任,其學生包括太孫朱允炆、朱允熥,以及諸如唐王朱桱在內的諸位親王。
此刻皇上竟有意讓他這位大儒常來指導一個民間學子?
這已不僅僅是受到皇上青睞那么簡單!
這庭院的主人究竟是何等人物,竟能令皇上如此看重?
劉三吾心中頓生好奇,沉吟片刻后,他拱手道:“皇上…”
朱元璋斜睨了他一眼,劉三吾立刻改口:“老大人,此舉恐怕欠妥。遵循綱常,區(qū)分尊卑,我身為翰林院庶吉士,若去教導民間學子,于禮制不合?!?
劉三吾硬著頭皮陳述。大明的文人士大夫極重氣節(jié),遇到不符禮法之事,即使面對的是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皇上,他們也會舍身直諫,誓死捍衛(wèi)原則!
他們是約束皇權、守護道德綱常、維護尊卑秩序的最后一道屏障,其職責便是為皇上嚴把這一關!
朱元璋并未動怒,反而淡然一笑:“先進去再議吧?!?
語畢,朱元璋率先走向門前敲門。
劉三吾迅速跟上,搶在朱元璋之前叩響了門扉。
朱元璋像是想起了什么,臨時改變主意道:“你自己進去吧,朕在外等候,別因朕的存在影響了你們的交談?!?
“該問則問,該講則講,朕也想瞧瞧那少年如何。”
劉三吾連忙回應:“遵命!”
咚咚咚。
朱懷聽見敲門聲,估摸著是老黃頭到了,遂笑容滿面地前去開門。
映入眼簾的是一位身材瘦削、年約五旬上下的老儒生。
朱懷略感驚訝。
昨晚他還琢磨著如何結交讀書人,今日便有人主動找上門來?
難道是系統(tǒng)開啟了某種隱藏功能不成?
“先生您好。”
朱懷腦中被系統(tǒng)灌輸了大量史實資料,對明代儒生的禮儀頗為熟悉。
然而對方并未立即回應,朱懷一時之間頗感尷尬。
而劉三吾這邊,
當他看到門開處朱懷的身影時,整個人愣住了。
他險些脫口而出:太孫殿下,您怎會在此?
然而理智使劉三吾及時抑制住沖動,凝視著朱懷那張俊秀且剛毅的臉龐,尤其是那酷似朱標的面容,劉三吾全身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