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上,我覺得這份建議和提醒很有價值,……"
馮紫英更看重這類同學(xué)們撰寫的文章,當(dāng)這些文章為這些同學(xué)們贏得聲望和影響力的同時,也能為他們?nèi)蘸笥^政結(jié)束時的授官贏得好機會,而同樣也能讓自己的影響力滲透到更寬遠(yuǎn)。
相比之下,那些個官員們被動的應(yīng)對文章,那就需要有選擇性的來區(qū)別對待了。
"紫英,你看蕭尚書這篇文章……"
馮紫英親自擔(dān)任主編并無人有異議,這份刊物是他的創(chuàng)意,從構(gòu)想到策劃再到付諸實施,都是他親自一手操辦,而其他所謂的責(zé)編都是最后才被拉進(jìn)來,而真正開始操作都是看到了這幾篇文章和刊物本身帶來的巨大影響力之后,才感興趣起來。
馮紫英也有意沒有設(shè)立副主編,而其他人都是責(zé)編,也就是許獬、侯恂等庶吉士和方有度、范景文等三甲進(jìn)士也并無區(qū)別,當(dāng)然理由也很充分,進(jìn)士們現(xiàn)在在各部觀政,涉及面更寬泛,需要他們?nèi)ソ佑|約稿。
"蕭尚書這篇文章談了刑部在地方衙門審理案件時的一些弊病,還是有些看點的,但其實他本意我們都清楚,是要把方叔上篇文章的一些批評指責(zé)做一個解釋,嗯,算是朝廷目前存在一些尚未解決的難點吧,……"
一干人就這樣坐在翰林院西廂的一間大廳里,雙排交椅依次而坐,而馮紫英則當(dāng)仁不讓的坐了上首。
上首另外一張座椅沒人,但拿馮紫英的話來說,這是留給黃侍郎的,雖然他不會來。
他作為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兼掌院事,會負(fù)責(zé)監(jiān)督這本《內(nèi)參》的文章不得有違朝廷律例,但不會干預(yù)具體的采編事務(wù)。
"……比如舉人做官之前的歷事時間太短,要求不嚴(yán),考核松懈,導(dǎo)致審案時缺乏經(jīng)驗和專業(yè)技能,……,比如知縣的俸祿過于微薄,在沒有其他收入和家庭資助情況下,知縣要聘請幕僚根本不現(xiàn)實,甚至只能是走一些違反朝廷律例的路子,這很危險,……"
一篇一篇的文章被拿了出來,先進(jìn)行初選,然后再從進(jìn)入了復(fù)選階段的十篇文章中篩選出來五篇。
沒錯,第二期的文章擴展了有些,而且也形成了新的欄目,除了第一期的《民生初探》、《舉案說法》、《軍情觀察》,還增添了兩個欄目,一個是《風(fēng)憲警示》、一個是《域外奇譚》。
《風(fēng)憲警示》是匿名文章,但實際上來源于都察院御史楊鶴,寫的文章就是去年都察院在浙江開展的行動中的一些典型情況,馮紫英對這份文章倒是很感興趣,覺得這也許就是最早的廉政文章了。
《域外奇譚》這個欄目初創(chuàng),首篇文章則是馮紫英親自執(zhí)筆撰寫。
這以一種散文游記的方式介紹了呂宋(蘇祿)的情況,談到了呂宋(蘇祿)的歷史淵源和明代聯(lián)系,介紹了呂宋的資源和出產(chǎn)——金礦、銀礦、香料、名貴木材、稻米和氣候等,甚至還介紹了呂宋的大周子民生活情況以及西夷人——佛郎機人在當(dāng)?shù)氐慕y(tǒng)治情況。
以馮紫英的知識儲備其實是難以支撐起寫這樣一篇文章的,他只知道呂宋,也就是菲律賓的大致情況,但這要支撐起一片千字文章,難度太大。
但是他只需要稍稍向許獬透露了這樣一個信息,在三天之內(nèi),廣東會館就有人把相關(guān)的情況匯總送到了馮紫英案頭,而且甚至還帶來了紋銀一千兩的瑞豐號銀票,甚至沒有留下任何印記。
這一千兩銀子馮紫英當(dāng)然不會收,他一度也考慮過將這筆銀子納入《內(nèi)參》收支賬目,但是最終還是決定暫時不要考慮這方面的問題,畢竟目前輿論公信力還是需要維持,只有當(dāng)印象固化到一定程度,才能考慮這些方面。
對馮紫英來說,《域外奇譚》才是目前最重要的,意義最大的,雖然就目前來說,很多人,也就是六部堂上官們,而這一期將會擴大規(guī)模,要送到六部各司郎中和宗人府、鴻臚寺、太仆寺、詹事府等。
這種規(guī)模的擴大還會隨著刊物的持續(xù)發(fā)行進(jìn)一步擴大,逐漸延伸到四品官員。
而黃汝良和許獬等人也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驅(qū)動,開海戰(zhàn)略很難在朝廷中獲得通過,一直僵持下去會是一種大概率事件,而得利的只會是那些已經(jīng)淪為大走私商的部分海商。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