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一番偽亞馬遜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午餐過后,游船繼續(xù)前行。
半小時后,游船帶領(lǐng)眾人來到一處粉色河豚棲息地。
粉色河豚是一種獨特的淡水豚類,因其粉紅色皮膚得名,這里游客可以選擇下水。
類似某些地方喂鹿、喂松鼠、喂金絲猴,近距離接觸。
機會難得,包括張景,沒有人留船,都下水。
下水之前,導(dǎo)游每人發(fā)一袋,約半磅河豚食物,里面有小蝦、小蟹、小魚。
而粉色小河豚因為喂它們的人類太多,不僅不怕人,反而主動圍上來討要食物。
這叫游客人感到激動,一邊喂食,一邊輕輕撫摸河豚。
張景是尋寶人,水面上又亂糟糟的,為擴大范圍,他往人群外面游出去一段距離。
結(jié)果比較遺憾,什么都沒有。
想想又理所當然,這里是一個景點,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不知道來過多少人。
有寶貝也早已經(jīng)讓別人搬回家了,但凡事都有萬一,就在張景打算游回去時,發(fā)現(xiàn)河床底部,有一塊露出尖尖的石頭。
入石可視5厘米看到里面有綠,大概率是當?shù)厝硕枷訔壍哪厦雷婺妇G。
本著不嫌貧愛富的職業(yè)精神,張景脫掉救生衣,前往游出一段距離,潛到七米深水底,先將大石頭表面淤泥清理掉,之后收進秘銀空間。
重新回到河面,導(dǎo)游同時找過來,對于張景的冒失行為,表情不太高興的樣子。
與河豚互動玩兩小時,當天的重頭戲是深入雨林腹地,傍晚到目標地點。
原始雨林里野生動物比較多,景色比較漂亮,特別是這個少雨的月份,夕陽照在樹屋上面,感覺走進了動畫世界。
每一個人心情都很好,張景也是,他還沒有住過樹屋呢。
這里也是一個景點,工作人員安排住宿,不分大人小孩,四人一間。
先以家庭為主,一家四口直接一間樹屋。
一家三口需要補一個人。
余下的人,如果是朋友,自愿結(jié)隊。
如果不是朋友,工作人員隨機安排,可能是見鬼,張景的三個室友都是女人。
有心想換室友,又擔心顯得太矯情,給東方人丟臉。
來到工作人員指定的樹屋下面,這里有一個固定的旋轉(zhuǎn)樓梯,不是想象中的軟梯。
這樣做是為照顧老人和嬰兒,同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畢竟是景點、景區(qū),如果是垂直的軟梯,才是有毛病。
登上約20米高樹屋,推開木門,后面是一個面積約15平方的小房間。
這里沒有衛(wèi)生間、沒有空調(diào),只有兩個上下鋪四個床位,外加一個窗戶。
"我叫布科夫斯卡,"一個身高1.8米以上的女人,放下行李后,向張景自我介紹,"來自捷克。"
"我叫杰克,來自d區(qū)。"
接著第二個女人自我介紹,"我叫哈維科娃,也來自捷克。"
"我叫沃茲尼亞奇,"最后一個女人自我介紹,"來自丹麥。"
四人之前都不認識,相互握手。
下鋪兩個捷克女人要了,張景和丹麥人睡上鋪。
確定好床位,之后是吃飯時間,吃飯是在景點里的唯一食堂。
在離開樹屋之前,兩個捷克女人動作比較快,直接在張景面前脫到只有內(nèi)衣。
從容換上輕便的短褲和短衣,并為露在空氣中的皮膚涂抹驅(qū)蟲藥。
丹麥女人也是如此,完全沒有一點回避的意思,很爽朗就這么做了。
在她們眼中,男女是真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