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沈冬素早就想過了,把醫(yī)館的規(guī)章制度定好,再成立醫(yī)藥監(jiān)管工會,由官府和醫(yī)院同時管理。
便是士族和富商要插手,也得遵照規(guī)章制度。有她凌王妃之名的醫(yī)館,可不是他們這些人,能圈到自己莊園!
若為了避免這個情況而不開分院,遲早士族富商會想辦法挖人,偷技術(shù),然后自己開醫(yī)館,那時候就更不好監(jiān)管了。
信的最后,大魚才說了,沈冬月和丁啟坐海船來到幽州的事。
原因就是,一直沒有馮文生的確信消息,不知他是生是死。
沈冬月害怕他找到揚州報復自己,害怕到心病嚴重。丁啟為了她和腹中的孩子,只能帶她遠離揚州。
沈冬素心一嘆,撫摸著自己的肚子,想到沈冬月,和她年紀差不多。
卻已經(jīng)懷了三次孕,可前兩次都因意外沒了孩子,她的精神壓力肯定特別大。
不禁又喚來甲四:"馮文生還沒找到嗎"
這個時代可不像后世那么好找人,哪怕凌王的權(quán)力這般大,想找一個從嶺南逃走的犯人,也很難。
道路難行加上消息難以傳達,還就是,嶺南到中原,山林極多,馮文生若往深山一逃,還真找不到他人。
甲四搖頭:"回王妃,還未找到他的行蹤。不過王妃放心,揚州那邊已經(jīng)安排人盯著,他要敢去,立即就會抓到。"
沈冬素點頭:"盯緊了,活要見人,死要見尸。"
也許只有馮文生的尸體,才能徹底醫(yī)好沈冬月的心病。
看到大魚哥附帶的物資清單,沈冬素心中一暖,都怕凌王走了,她在幽州艱難,想方設(shè)法地給她送東西。
只是其中一份清單東西特殊,是些極難尋的木材和金屬,再一看下面的附,果然是給李念魚的。
她便讓甲四送去給李念魚,和月見笑道:
"李念魚總擔憂因為過去欺騙大魚哥的事,大魚哥怪他,再不和他往來,看來他是白擔心了。"
月見敏銳地提出:"那蔡大魚知道李念魚的真實身份嗎"
沈冬素一愣,好像還真不知道呢!
"呃,李念魚自己應(yīng)該會和大魚哥說清楚吧"
月見想想那個因長期不曬太陽,又是熬夜而變得蒼白暴瘦的工作狂。
搖頭道:"我覺得他沒說,他要說了,就不會這么愧疚了。"
沈冬素笑道:"哎呀,月見越來越懂得揣測別人的心思了呢!"
要知道,以前這姑娘可是直來直去,從不懂得別人的暗示。
她戲謔笑問:"那你猜到甲四的心思了嗎"
月見不理她,繼續(xù)分類信件。
沈冬素也不是愛八卦的人,月見不接話,她也不再多問。
這時婢女來報,龐先生求見,月見和婢女抬過八扇的屏風,擋在沈冬素面前,這才請龐先生進來。
不是沈冬素矯情,她以前見官員見任何人,從不戴帷帽,擋屏風的。
只是現(xiàn)在她肚子大了,人總是懶懶地靠著軟榻上,這個樣子見客人實在不成禮數(shù)。
并且,想到沈冬月上一個孩子,是在極正常的情況下,被埋伏的肖氏打得落了胎。
現(xiàn)在陳星耀和東宮官員都在北方,萬一里面混了如施姑姑一樣的厲害人物,來暗害怎么辦
所以不管見任何外人,她都陪著屏風,月見更是寸步不離。
保護王妃和保護王妃腹中的孩子,是他們最重要的任務(wù)。
龐先生現(xiàn)在差不多三、五天才會來一次,為的是不打擾王妃休息,并且自陳方事件之后。
他覺得現(xiàn)在幽州的任務(wù)事,都不算大事,用不著麻煩王妃處理。
可以說,殺一個陳方的好處太多了,不光按下了北境士族蠢蠢欲動的心思,還把幽州全體上下的膽子給壯大了。
龐先生今天帶來的是好消息,先遞上一本書籍,是很普通的詩經(jīng)。
但頁碼那里,用的是簡體數(shù)字。
沈冬素撐著手臂坐起,喜道:"這是我們自己書局印刷的"
龐先生強掩著激動道:"是的,李大人改良了膠泥,印出來的書籍不比陽版雕印差。"
沈冬素笑道:"如此,咱們幽州再也不缺書了!只等萬書閣一落成,就能廣布天下,凡是學子,都能來幽州借書。"
龐先生回道:"我已經(jīng)讓姜氏商行的人,在江南和長安一帶傳開,且看年前有沒有學子前來。"
沈冬素笑道:"先生太心急了,都知道幽州冬天苦寒,外地學子豈會趕在這個時候來"
"最遲也要到明年春、夏,所以我們還有一年的準備時間。"
沒想到一項穩(wěn)重的龐先生,事關(guān)萬書閣之事,他能激動成這樣。
龐先生說的第二個好消息是,基地的鹽田曬鹽法,非常成功。最近往城里送的鹽,翻了倍數(shù)。
他覺得能擴大規(guī)模做鹽的生意,只是欽差還在,為防消息走漏,暫不讓姜氏做鹽的生意,可以擴大和異族人的生意。
沈冬素點頭認同,她很清楚,只要曬鹽法擴大規(guī)模,百姓不缺鹽吃是遲早的事。
現(xiàn)在跟中原朝廷和士族,搶鹽的生意,利潤小風險高,還極易引發(fā)鹽商的圍攻,太不劃算。
不如跟異族人做生意,幽州的鹽、糖、茶三樣,可是異族人最喜歡的商品。
她點頭道:"先生決定就好。"
龐先生要說的重點是:"基地曬鹽有功,老朽覺得應(yīng)該重賞。"
沈冬素笑道:"升官還是等王爺回來再說,但賞賜可以大方些。另外下一季的城建經(jīng)費,多給些。"
龐先生這是怕,因為沈林鐘立了功,卻沒得到重賞,她心里不舒服。
唉,這些文人,就是改不了說話喜歡拐彎的毛病。
龐先生笑著應(yīng)下,又說起今年新兵征的多,這過冬軍衣要提前準備。
朝廷給的軍資又拖延了,得王妃批示,讓工坊先做軍用物資。
沈冬素絲毫不猶豫,生意再要緊,也沒有軍隊當緊?,F(xiàn)在是人手不足,軍用和民用、商用還未分開。
她準備最遲明年,這些工坊就分開。內(nèi)城是軍民工坊,商用主要集中在海邊基地那里。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