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顧九齡還真的挺好奇的。
欽差大臣可不像戲文上唱得那么威風,就拿那些去江南審查鹽商的倒霉欽差來說,誰去誰死。
可隆慶帝總不能看著江南地區(qū)的那些鹽商越來越過分,甚至都能分裂成一個個的國中之國了。
這還是他蕭家的天下嗎怎么能由著那些人掌控天下財脈。
如今正好段家垮臺,幾個世家的囂張氣焰終于被打下去了那么一點點。
什么叫借東風,這就叫借東風。
乘著這一股勢頭,直接清算江南鹽商,正是最好的時機。
可是誰去做這個欽差大臣,就耐人尋味了。
若是這一趟差事辦成了,那真的是以后在朝堂上可以橫著走了。
蕭胤這些日子總是神出鬼沒的,顧九齡曉得他一定知道一些內(nèi)幕。
蕭胤仰靠在了椅背上看向了顧九齡緩緩道:縱觀朝堂上能從那些鹽商手里活下來的,大概也只有你弟弟顧康了。
顧九齡眉頭狠狠皺了起來,眼底的神色多了幾分復(fù)雜。
這個弟弟現(xiàn)在越來越難以掌控了,雖然現(xiàn)在的顧康是她一手塑造出來的。
結(jié)果如今的顧康已經(jīng)完全朝著不可控的方向狂奔而去。
挑戰(zhàn)段家,那也是顧康運氣好,借助了蕭胤等軍中的勢力,才算是將段家徹底送進了地獄。
可再怎么樣,也是在上京的主場。
現(xiàn)在如果要去江南的話,那是鹽商們的主場,生死未卜。
許是看出來顧九齡的擔憂,蕭胤緩緩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顧康如今是最合適的人選。
他超出了八大世家的范圍,皇帝最信任他。
他年紀輕輕就有非凡的膽識,絕對是無可替代的不二人選!
而且顧康此去江南,估計更害怕的應(yīng)該是那些鹽商,而不是顧康!
蕭胤這么一說,顧九齡倒是松了口氣,她剛要同蕭胤說什么,突然外間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管家疾步走到了外間,隔著紗櫥躬身行禮道:王爺,宮里頭的王公公來了,請您進宮,說陛下有要事相商。
這么晚了,隆慶帝突然請蕭胤進宮,讓睿王夫妻兩個都心生詫異。
一般隆慶帝半夜征召都是有大的軍國大事發(fā)生,此時剛剛鎮(zhèn)壓了段家,蕭胤實在想不出還有什么事需要找他進宮。
蕭胤起身輕輕握了握顧九齡有些發(fā)涼的手低聲道:你先回去休息,天色已經(jīng)不早了,我進宮一趟,不管有什么消息都會告訴你。
顧九齡此時也幫不上什么忙,點了點頭目送蕭胤離開。
王公公早已經(jīng)等在睿王府的門口,看到蕭胤出來忙迎了上去笑道:王爺,隨咱家進宮一趟。
蕭胤點了點頭,鉆進了宮中的馬車,隨著王公公一起來到東司馬門,緊跟著穿過夾道到了養(yǎng)心殿。
養(yǎng)心殿里還站著一個人,正是蕭胤之前和顧九齡說起的顧康。
此時顧康身上還穿著深紫色的官袍,低垂著眉眼站在那里,看不清楚他臉上的表情。
蕭胤腳下的步子定了定隨著王公公邁步走到了隆慶帝的面前。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蕭胤掀起袍角跪了下來。
坐在龍椅上的隆慶帝這些日子晚上失眠的癥狀越發(fā)嚴重了幾分,加上之前他的兒子蕭威居然發(fā)動了宮變,差點將他殺死在后宮。
經(jīng)過那么一次驚嚇,隆慶帝的心緒越發(fā)不寧整晚睡不著,便是遷怒到身邊服侍的宮人身上。
這些日子,因為隆慶帝失眠,死在他手上的宮人數(shù)不勝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