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么。
傅聞璟笑著搖了搖頭,我只是覺得,有你在身邊真好。
蘇軟軟聽到這話也笑了起來,真巧,我也是這么認(rèn)為的。
兩個人相視一笑。
就在這時,突然響起了小孩子起哄的聲音。
爸爸媽媽又開始撒狗糧了!
四個小孩子嘰嘰喳喳的說著,笑聲幾乎都要穿破云層。
說這話的當(dāng)然不是別人,正是四胞胎。
不管多聽話的孩子,在長到一定的年紀(jì)之后,都會貓嫌狗厭。
越是聰明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jì)之后也會越發(fā)的調(diào)皮。
就比如現(xiàn)在的四胞胎,雖然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聽話乖巧的。
可是只要是小孩,就難免有調(diào)皮搗蛋的時候。
每每看到這個時候的他們,蘇軟軟一方面慶幸他們的性子活潑又健康,一方面又恨得癢癢癢。
這幾年以來,蘇軟軟日日夜夜跟他們生活在一起,對他們一向又溫柔寬和,哪怕蘇軟軟現(xiàn)在板起臉,他們也是不害怕的。
蘇軟軟注定要做個慈母了,那嚴(yán)父這個角色就只能交給傅聞璟。
好在這本來就是傅聞璟十分擅長的。
都不用怎么學(xué)習(xí),只要他板起臉,拿出訓(xùn)練手下士兵時的氣勢,一眼掃過去,四胞胎就會老實的如同鵪鶉一般。
他們四個瞬間站成一排,小嘴抿得緊緊的,身子繃的直直的,蘇軟軟又是無奈,又是好笑。
不過,孩子不能一味的溺愛。
蘇軟軟只是站在一旁看著,并沒有打擾傅聞璟教育他們。
這畢竟是在外面,傅聞璟并沒多說什么,只瞪了他們兩眼,就讓他們乖乖的跟著一起回家。
回去的路上,王毛妮和傅春山的情緒仍舊不高。
直到又過了兩天,有四胞胎一直在身邊陪著,二老的情緒才漸漸高漲起來。
王毛妮和傅春山的年紀(jì)漸漸大了,以前還有傅四丫和傅五娃時不時的在家里,還能照看一下二老。
現(xiàn)在兩人一走,偌大的院子里就只剩下了兩位老人。
蘇軟軟和傅聞璟商量一番之后都覺得不放心,干脆從軍區(qū)大院兒里搬了出來。
這對蘇軟軟自己來說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影響,也就是四胞胎上小學(xué)的時候,她要騎著三輪車去送他們。
對于傅聞璟來說,路上耗費的時間要稍微長一點。
但他們一家人都陪在二老身邊,不會讓王毛妮和傅春山晚景凄涼,比什么都重要。
雖然還沒有改革開放,但是到了第二年的夏天,有些地方已經(jīng)開始分產(chǎn)落戶。
他們這邊雖然還沒有開始,可卻已經(jīng)有了消息。
蘇軟軟一直都在等著這一天,所以一直都在打聽著。
終于聽到消息的時候,蘇軟軟立即就把自己所有的存款都拿了出來。
她要趁著現(xiàn)在價格最為便宜的時候,承包荒地和山坡,打造一個自己的農(nóng)場。
這個想法,蘇軟軟之前就跟傅聞璟商量過,傅聞璟沒有任何意見。
跟王毛妮和傅春山說了之后,二老也是十分支持,還說等到真的承包下來之后,他們要幫著一起開荒,一起規(guī)劃,一起種植。
二老都是種了大半輩子地的人,對土地的了解,比蘇軟軟更深。
有他們跟著一起幫忙,蘇軟軟也樂得輕松自在。
轉(zhuǎn)眼間,時間就已經(jīng)到了80年。
蘇軟軟成功的承包了100畝的荒地,和幾座連著的荒山。
全部加起來,也有幾百畝了。
這么大的地方,想要靠著他們幾個人清理出來是不太可能的。
好在已經(jīng)改革開放,請人來做工不再是什么難事。
只要工錢給的好,有的是人愿意來干活。
蘇軟軟請了附近幾個大隊的人,讓他們幫著開荒。
人數(shù)太多,給他們做飯?zhí)^麻煩,蘇軟軟不包午飯,只是把工錢又往上加了一點。
人多力量大,只用了兩個月,所有的荒地就都清理了出來。
什么地方種什么東西,蘇軟軟早就已經(jīng)提前規(guī)劃好了。
在夜深人靜,所有人都睡著的時候,蘇軟軟和傅聞璟一起去了承包的荒地那邊,把在淘金金上買的各種果樹都拿了出來。
果樹的數(shù)量龐大,兩人足足忙活了一兩個小時,才終于把所有的果樹都分批類的放好,只等著第二天種上。
買這樣多的果樹,也是需要一大筆錢的。
本來買了防彈衣之后,淘金金上的余額已經(jīng)沒有那么充足了。
但是那次傅聞璟做完任務(wù)回來,他提著的提包里,有不少的金銀玉器。
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蘇軟軟每次去縣城或者市里都要去廢品回收站里轉(zhuǎn)一轉(zhuǎn),在里面尋到了不少的寶貝。
喜歡的就留下來,不喜歡的全都放在淘金金上賣了出去。
哪怕買了這么多的果樹,淘金金上的余額也非常的可觀。
第二天一早,來干活的鄉(xiāng)親們看到那么多的果樹,都表示十分的震驚。
蘇軟軟只說這些果樹是半夜里運過來的,人家連運帶卸,所以速度比較快。
這些鄉(xiāng)親們聽到這個解釋之后,都沒有什么懷疑的接受了。
畢竟除了這個解釋之外,他們也想不到有什么別的可能。
果樹的栽種還是比較快的,只用了一周不到的時間,幾座荒山上就種滿了果樹。
至于那些荒地,趕上這個季節(jié),蘇軟軟干脆撒上了玉米種子。
種玉米可以養(yǎng)養(yǎng)地,等明年開了春,在開始她的種瓜大業(yè)。
種了這幾年的瓜,蘇軟軟在中觀這件事情上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心得。
要不是因為季節(jié)不允許,蘇軟軟恨不得現(xiàn)在就把瓜給種上。
種瓜容易,蘇軟軟唯一需要煩惱的就是銷售渠道。
畢竟現(xiàn)在不像是后市交通那么發(fā)達,在種瓜之前就要想想該怎么才能把這些瓜賣出去。
不然到時候瓜長成了,卻賣不出去,那才真是要讓人心疼。
蘇軟軟和傅聞璟商量了一番,確定了一些方案,也就不再那么擔(dān)心了。
就算真的不行,還可以從淘金金上往外賣,不說賺多少,總歸是不會虧的。
日子按照計劃走著,時間一晃就又是兩年。
此時的四胞胎已經(jīng)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