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平心中暗想,我又何嘗不想抓捕羅立軍呢,只不過,自己現(xiàn)在手里沒有了權力,想要抓捕的他話,可謂難上加難。羅立軍這個人的藏身之地,可并不容易找啊。王耀平說著,狠狠地嘬了一口煙。我知道啊。一旁的滕剛,立刻說道,我不僅知道羅立軍的家在什么地方,我還知道,他經常會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聞聽此,王耀平頓時眼前一亮。他一般會出現(xiàn)在哪里王耀平連忙問道。滕剛毫不猶豫地,一口氣把羅立軍的家庭住址,公司小陳,小周,你們兩個一定要保護好滕剛。王耀平興奮地說道,他是十分重要的證人,一旦出現(xiàn)了紕漏,這關乎到整個江淮警察的臉面問題。明白!陳光和周明異口同聲地說道。王耀平轉身出門,出了省廳的大樓之后,他立刻給安德全撥了過去,電話那頭的安德全,正在大鬧會議室,他陰沉著臉,質問在場的所有人,究竟是誰把滕剛放走的,陳光和周明又是誰的下屬,究竟是誰給的權利,竟然敢徇私枉法!在座的那些人,雖然都是從一線民警中提拔上來的,但是,長時間的養(yǎng)尊處優(yōu),早已經沒有了安德全身上那種,敢打敢拼的氣勢,所以此時,人們全都低著頭默默不語。而辛偉自知理虧,心虛的他也不敢說一句話。安德全掃視了一周所有人,面色傲然地說道,如果連我兒子的殺人兇手都能從警察局逃掉的話,明天!就是在座各位的妻兒老小,面對各種生命威脅,你們同樣無能為力!難道,你們以后真想當畏首畏尾的縮頭烏龜嗎劉副局長瞥了一眼辛偉,忍不住說了一句,辛偉局長今天下午上任的時候,已經向大家表了態(tài),他說,安鎮(zhèn)的案子,他會一查到底,堅決打擊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消除不良的社會影響。說完,劉副局長看向了辛偉。原本他還想著,逼問辛偉一句的,但是話到嘴邊,又給咽了下去。辛偉重重咳嗽了一聲,十分尷尬地說道,對,我確實說過這句話。他也沒有想到,案子竟然牽扯到了羅立山的弟弟,更沒有想到,羅立山竟然讓他,把滕剛放跑。早知道這樣,自己寧肯不來江淮,當這個局長!可是話一出口,覆水難收,事已至此,騎虎難下,自己又有什么辦法可是,犯罪嫌疑人呢安德全立刻問道。辛偉雙手一攤,我不知道啊。要想穩(wěn)住班子別鬧事兒,他現(xiàn)在能做的,就是盡快甩鍋給周明和陳光,至于事情結局如何,那只能有時間的時候,給羅立山打電話,讓他來擺平了。你負責的案子,你不知道嗎安德全頓時雙目一瞪,露出一抹兇光來。辛偉無奈地呵呵一笑,隨后看向了所有人,我剛來,人都認不全呢,我怎么負責瞬間,場面變的一片死寂。就在所有人都尷尬無比的時候,安德全的電話響了。老安,殺害安鎮(zhèn)的嫌疑犯,已經確定了。王耀平直不諱地說道,現(xiàn)在,讓你的人立刻對嫌疑犯進行抓捕。聞聽此,安德全頓時震驚異常。滕剛不是已經被兩個小警察給帶跑了嗎,他是怎么知道,滕剛等三個人的下落呢有這個懷疑,一點都不為過,畢竟是王耀平告訴安德全,他已經卸任了,并且還說,讓他一定要將滕剛帶走,給保護起來的。安德全心中一片疑云,王耀平現(xiàn)在已經被免了職,又怎么會確定了殺人犯呢他從哪里得到的線索你是怎么知道的安德全掃了一眼眾人之后,低聲問道。我剛剛見了滕剛,并且拿到了他手上的證據(jù),殺人犯另有其人。王耀平低聲說道,你在老城區(qū)還有一定的威信,組織那邊的警力,立刻對殺人犯進行抓捕,絕對不能讓他逃掉。果然另有其人!安德全的內心中,忽然涌起了一絲感動。遍看整個警察局,唯有王耀平才是主持正義,一肩明月的好官!誰安德全問道。是羅立山的弟弟羅立軍,他……。王耀平的話還沒有說完,安德全立刻打斷了他的話,我知道了,我現(xiàn)在就去。說完,安德全便掛了電話,這件事兒不宜當著眾人,再多說半句了。誰知道究竟哪個是內鬼呢目光中帶著一抹嘲諷的冷意,掃視了所有人一遍之后,轉身離開。眾人見此情景,均是一臉茫然。他們搞不清楚,究竟是誰給安德全打得電話,更搞不明白,安德全在什么情況下,竟然會放棄追要滕剛這件事兒。辛局長,今天下午散會的時候,你對大家說過,殺害安德全兒子的案子,因為關乎到警局的名譽問題,由你來親自督辦,既然如此。劉副局長站起身來,如果沒有別的事情,那我就先走了。說完,他站起身來,揚長而去。何隊長見狀,立刻也站起身來,快步跟上。緊接著,張局長,李隊長等等,全都魚貫而出,以此來表達對辛偉的不滿。他們的心中,均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辛偉太他媽扯淡了。就在剛剛,安德全逼問滕剛下落的時候,辛偉曾經說出一句,特別令人心寒的話,江淮市警察局這么多人,人心難測啊!他這句話可不僅僅是將陳光和周明給推了出去,而且是告訴安德全,這里面一定是有人指使的。王耀平在市局當局長這么多年,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案子你們放心大膽的去辦,出了事兒算在我王耀平的頭上。現(xiàn)在換了辛偉,不僅不敢擔起責任,反而將責任往下面兄弟的頭上推,這么扯淡的領導,他們還是第一次見。你們給我站??!辛偉勃然大怒,我命令你們,給我站住!然而,所有人在劉副局長的帶領下,又有誰肯回頭呢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是而已。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