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城。
羅境遞給唐匹敵一杯茶:曹英真的會給咱們糧食而且還會主動送過來
唐匹敵笑而不語。
羅境瞥了他一眼:又裝。
唐匹敵笑道:你本不該問。
羅境哼了一聲。
唐匹敵道:信是我寫的,曹英現(xiàn)在想的不是給不給,而是給多少我才會滿意。
羅境問:他給了就真不打
唐匹敵道:真不打。
羅境其實就想知道到底是打還是不打,他們戍守蘇州城已經(jīng)有幾個月,一直這么閑著,他想著還不如去北疆呢。
去北疆那邊還有仗打,留在蘇州這,整天閑出屁來。
他現(xiàn)在是真的坐不住了,他天生就是個屬于戰(zhàn)場的人,別人要是幾個月不打仗的話,會覺得是難得的休息機(jī)會,而他幾個月不打仗的話,渾身都不舒服。
為什么不打
羅境不死心的又問了一句。
四個月不打李兄虎的人,是咱們還李兄虎一個人情,現(xiàn)在還不打,是還武親王一個人情。
羅境聽到這個答案,忍不住又哼了一聲。
他知道唐匹敵的意思,之前天命王楊玄機(jī)準(zhǔn)備向北攻入豫州,是武親王的隊伍一直攆著天命軍,迫使楊玄機(jī)逃回蜀州。
豫州現(xiàn)在踏踏實實的,和武親王的關(guān)系巨大。
可是他轉(zhuǎn)念一想,他們不打曹英,李兄虎沒有后顧之憂,那就能專心致志的和武親王決戰(zhàn),這到底是幫李兄虎還是幫武親王
這怎么看,似乎也不是在還武親王的人情,而是在多送給李兄虎一個人情。
羅境坐在那自己想,他覺得自己不笨,一定能想明白其中道理。
想了好一會兒,總算是有了些頭緒。
他試探著問了一句:是不是,如果我們不打曹英,李兄虎就會一直圍著大興城,他不擔(dān)心后方,就會盡全力攻城,對于楊跡句那老賊來說,這反而是好事,因為只要李兄虎不退兵,消耗傷亡,一定是李兄虎比他那邊要大的多。
唐匹敵嗯了一聲:是,但不全是。
羅境又沉默下來,再次去推想唐匹敵這樣做的最終目的。
忽然間腦子里一亮,羅境道:你是在等楊玄機(jī)的人馬來只要楊玄機(jī)卷土重來,李兄虎必敗無疑。
唐匹敵道:所以咱們急什么,等著曹英給咱們送糧食,如果李兄虎在京州慘敗,說不定咱們打都不用打了,曹英這次送糧食,下次就送上他自己和二十萬人馬。
羅境不得不挑了挑大拇指:要說到銀幣老不老,還得數(shù)你啊......
唐匹敵瞥了他一眼。
羅境道:和你比起來,連咱們當(dāng)家的都顯得那么純。
唐匹敵:我已經(jīng)記下來了,某年某月某日,羅境對唐匹敵說,李叱的銀幣,比唐匹敵要純。
羅境:我湊!
唐匹敵道:我這個人記性特別好,記住了就不容易忘。
羅境:敬寶樓,我請客......
唐匹敵:我剛才說什么來著噫......歲數(shù)大了,這記性真的是越來越不好了。
羅境:你說你的銀幣最純。
唐匹敵:你看你,本來一頓酒能解決的事,非得搞成兩頓酒都未必解決的了。
羅境:......
又過了兩三天,估計著實在是心里不踏實,闖軍的大將軍曹英主動派人送來一封信。
信里的意思是,現(xiàn)在闖軍這邊糧食也不是特別多,畢竟有二十萬人二十萬張嘴,秋糧又沒有下來呢......雖然如此,但他還是決定全力幫助唐大將軍和蘇州城的百姓們度過糧荒,他準(zhǔn)備二十萬石糧食,過幾日送到蘇州城外。
羅境看著唐匹敵:他還真送
唐匹敵笑著把書信放在一邊,看起來沒準(zhǔn)備回信。
羅境好奇的問道:你不是跟人家說你喜歡寫信的嗎,怎么這次不打算回信了
唐匹敵道:讓曹英的腦子再多飛一會兒。
這次唐匹敵的不理不睬,讓曹英有些慌了,等了三四天也沒見唐匹敵派人送信過來,曹英召集手下商議此事。
一群人議論紛紛,說什么的都有,就是沒有人說唐匹敵這樣欺人太甚。
最終,這些人商議之后得出一個結(jié)論,那就是......唐匹敵嫌少。
于是,曹英又寫了一封親筆信派人送去蘇州城,很快就送到了唐匹敵手里。
唐匹敵看完之后把信遞給羅境,羅境看完之后眼睛都瞪大了。
因為他覺得這就是兒戲,很荒誕的兒戲,跟鬧著玩似的......可是偏偏這又不是兒戲。
曹英在信里說,之前是疏忽了,沒能檢查仔細(xì),后來又查了查,發(fā)現(xiàn)還有一些糧草沒有計算在內(nèi),所以......他居然對唐匹敵表達(dá)了歉意。
并且,主動將贈送給寧軍的糧食,從二十萬石提高到了二十五萬石。
羅境:之前你不回信,是在等著曹英主動加價
唐匹敵一臉大慈大悲的說道:做人不能欺人太甚,尤其是威脅別人的事,能盡量少做盡量少做,容得別人有回旋的余地,容得別人可以討價還價,與人為善,也是給自己積德。
羅境把大拇指舉的老高:純銀,你純銀。
這算是逼著人家敬獻(xiàn)糧食了吧,他居然還能說得出來得給人回旋的余地,得讓人家討價還價......
羅境見唐匹敵又把那封信隨手放在一邊,然后就干別的事去了。
還是不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