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親王道:先不要說話,聽我說完......若山下真有唐匹敵布置下的重重埋伏,他們會死死的盯著我,一旦我被困,你們卻來救援,那整個左武衛(wèi)都會被唐匹敵算計進(jìn)去,他就是想讓你們救援我。
我會讓親兵帶信號在身,一旦我發(fā)信號,就是不可能再突圍而出,你們不管我能不能抽身回來,一定要帶著中軍和后軍退回芒碭山。
武親王沒有過多解釋,是因為他知道唐匹敵的目標(biāo)就是他。
相對來說,整個左武衛(wèi)都不算什么。
只要他一死,或者是他被抓住,剩下的左武衛(wèi)回到芒碭山里,還有活路。
因為沒有了他,左武衛(wèi)的將士們可以選擇投降。
他不想連累手下的兄弟們。
寧死不降的只能是他這個大楚的武親王,但他的兵可以有別的選擇。
都記住了嗎!
武親王大聲問了一句。
趙傳流低著頭,眼睛紅紅的。
屬下......記......記住了。
那就好。
武親王笑了笑,讓自己看起來輕松起來。
這么多年來,但凡是我親自率軍沖鋒的仗,我們沒有一次是輸了的。
武親王道:你們應(yīng)該相信我,世上兵戈,誰能擋我
眾將全都看著武親王,每個人心里都很難過,那種猶如一把刀子在割著心一樣的難過。
因為這句話武親王以前也說過,但那時候他說的是......世上兵戈,誰配擋我
如今,這個配的人出現(xiàn)了,是唐匹敵。
這些手下的老兵們,又不是看不到,武親王那隨風(fēng)飄動著的滿頭白發(fā)。
山下,寧軍大營。
那座巨大的沙盤前,唐匹敵還在沉思之中,他必須把所有的事都再仔細(xì)的慮一遍,絕對不能有任何疏漏。
他的對手可是武親王啊,那位一輩子都沒有敗過的老人,也是他心中的偶像。
唐匹敵從來都沒有對誰提起過武親王在他心中的位置,因為這只是他自己的事,與任何人無關(guān)。
在他還小的時候和別人就不一樣,別的孩子纏著家里大人講故事,愛聽的無非是什么神仙鬼怪,是什么山野趣事。
可他從小愛聽的就是打仗,每次聽到這樣的故事都會格外興奮。
如此成長起來的唐匹敵,如何會不尊敬武親王
然而此時此刻的唐匹敵深知,他的全力以赴,恰好就是對他偶像最大的尊重。
已經(jīng)占據(jù)了如此大的優(yōu)勢,他依然沒有絲毫的放松,沒有絲毫的得意。
你們再把我之前交代的任務(wù)重復(fù)一遍。
唐匹敵說話的時候,眼睛依然盯著沙盤。
大帳中,包括李叱在內(nèi),每個人都把自己要做什么重復(fù)了一遍,和唐匹敵的交代一字不差。
唐匹敵聽著,看著,思考著哪里還有什么需要增補(bǔ)。
其實還有一個地方,我不踏實。
唐匹敵自自語了一句。
這個地方就是那缺口,可謂重中之重。
因為這個缺口什么時候打開,才關(guān)系著整個戰(zhàn)局到底能不能獲勝。
如果打開的早了,必會引起武親王懷疑,那位老武神會毫不猶豫的帶兵退回芒碭山。
雖然退回去,對于寧軍來說依然還是優(yōu)勢局面,可這一戰(zhàn)必將有許多將士拼死,那些人命,不能白白犧牲。
如果這個缺口放開的晚了,武親王也會退兵,而且寧軍的傷亡會更大。
唐匹敵想過自己去守那個地方,可是他若去了,口子在恰當(dāng)時候放開,但側(cè)翼又不穩(wěn)妥。
報!
就在這時候,外邊有親兵快步進(jìn)來。
唐匹敵側(cè)頭看了看,那親兵跑進(jìn)來后就俯身道:大將軍,我們的援兵到了。
這句話把大帳里許多人說的有些懵了,寧王調(diào)動的所有隊伍不都在這了嗎
怎么會還有援兵的
賬外,看起來風(fēng)塵仆仆的唐安臣邁步進(jìn)來,看到李叱后俯身行禮:臣拜見主公!
唐匹敵看到他弟弟的那一刻,眼睛瞬間就亮了。
唐安臣可是從兗州趕來的,從中原最東北的地方,比別人走了多一倍不止的路,竟是趕來了。
李叱是從荊州帶兵過來的,路程已經(jīng)算很遠(yuǎn)了,可是從兗州過來的距離,相當(dāng)于李叱從荊州到這走一個半來回!
哈哈哈哈!
唐匹敵哈哈大笑起來,所有人都被他笑的有些懵了。
大家都沒有看到過大將軍如此大笑的樣子,所以一時之間全都看傻了。
來的好!
唐匹敵大笑:哈哈哈哈哈,來的好!
他大步上去,兩只手扶著唐安臣的肩膀大笑道:來的恰到好處啊,哈哈哈哈!
唐安臣到了,圍堵武親王的這最后一塊拼圖,齊了!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