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再興自然知道,寧軍中善用槍者,除了唐匹敵和澹臺壓境之外還有一個高真。
傳聞此人得羅境真?zhèn)?有萬夫不當之勇。
關再興選對手,就要選一個會被他語激怒之人,他的人只提唐匹敵和澹臺壓境,不提高真,但凡少年成名者,自有銳氣,也有膽色,更有傲骨。
高真只要聽到了這喊聲,必會出來應戰(zhàn)。
寧軍中軍大帳中,李叱坐在那正在和手下人商量著關于后勤補給的事。
士兵們進來稟告,說是有蜀州軍將領前來叫陣,指明說要找槍法精湛的寧軍將領交手。
李叱一聽就明白怎么回事,于是忍不住笑了笑。
看來蜀州軍中,士氣不振。
余九齡笑道:可謂不舉。
夏侯琢道:所以想派個人過來叫陣,希望能戰(zhàn)勝我軍中將領,來鼓舞士氣。
高真果然出列道:主公,臣遠去教訓一下那放肆之人。
李叱道:且讓他叫著,稍后你再去。
高真知道李叱用意,此時那蜀州軍的將軍,必是鋒芒最盛的時候。
帶著必勝之心前來,所以斗志也是最盛的時候。
李叱的意思是,先放一放他,讓那人在外邊等著,待此人心急氣躁之時,再讓高真出戰(zhàn)。
可高真從羅境那學來的可不只是槍法,還有羅境那一身傲氣。
他不想這樣,若這般擊敗敵人,他覺得沒有什么意思。
于是高真上前兩步,抱拳道:主公,若如此,可能會讓那些蜀州軍的人小瞧了咱們,臣現在就出去,速戰(zhàn)速決,可挫敵膽氣。
李叱知道高真的本事,更知道高真性格,所以他不打算就這樣讓高真出去。
高真這個年輕人,他發(fā)揮的好了,狀態(tài)最佳時候,連澹臺壓境都未必能贏了他。
可是高真恰恰就不是一個心態(tài)穩(wěn)定的人,稍有不順,就可能會急躁起來。
可高真辭懇切,不停勸說,夏侯琢見此說道:我隨他一起出去看看,倒也不會有什么大事。
李叱見夏侯也說話,于是就答應了下來。
余九齡道:年輕人就是沉不住氣,不過也好,他這個年紀,若太過沉穩(wěn)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李叱道:他性格中有些東西,自己都控制不住,若他真能既有銳氣又可沉穩(wěn),他有怎會是現在這般品級。
李叱走到大帳門口,看著夏侯琢和高真出去的方向沉默了好一會兒。
余九齡忽然間醒悟過來,當家的說的話是什么意思。
高真是羅境的弟子,是羅境親自發(fā)現的人才,也是親手調教的傳人。
羅境戰(zhàn)死之后,李叱幾次想給高真提拔起來,可都是因為高真自己而把事情拖延了下來。
羅境去世之后,高真就變得格外低迷,甚至一度心灰意冷,這是重情重義,李叱自然不會怪他。
可是高真低迷的時間真的太久了,如果不是唐匹敵和李叱不斷的找他,高真可能就因此廢了。
他其實比起羅境來,還要差得遠了。
若羅境遇事受挫,大概也會難受,但更多的則是老子一定要把場面找回來的霸氣。
羅境受挫不會真的挫敗,高真卻會。
高真在順境之中,有一種天下雖大舍我其誰的霸氣,逆境之中,卻會變得焦躁起來,甚至會失去主張。
真要說到在習武上的天賦,高真甚至有和唐匹敵相提并論的資格,但成就上差了那么多,都是因為性格。
余九齡走到李叱身邊,笑了笑說道:年輕人啊,有時候多受點挫折也好,高真現在比起過往,不是已經成熟許多了嗎
李叱道:若真的成熟許多,便不會剛才執(zhí)意馬上就出去對敵。
他停頓了一下后說道:他還沒有明白,自信和自負的區(qū)別。
余九齡其實也不大理解自負和自信的區(qū)別,其實也不大理解李叱對于高真的寄予厚望。
如果高真真的成熟起來,李叱想讓他去做更大的事。
比如追擊韓飛豹這樣的戰(zhàn)事,難道真的需要大將軍唐匹敵親自去嗎
若高真可用的話,他也就不會只是帶著狼猿營來蜀州做先鋒將軍了。
余九齡剛要再說兩句什么,忽然看到遠處有人疾奔回來。
主公!
跑回來的士兵到近前,喘著粗氣說道:高將軍......敗了。
這一刻,余九齡的眼睛驟然睜大。
李叱問道:人在何處
那士兵回答道:收了傷,被夏侯將軍搶回來,正在往回走。
李叱緩緩吐出一口氣,點頭:去請醫(yī)官。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