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確定,陛下現(xiàn)在唯一能用的人就是他啊,所以他才會這般驕傲得意。
第二天一早,徐績就進了未央宮,先去向李叱辭行,然后又按照李叱的吩咐,求進后宮,向皇后娘娘辭行。
這種恩典,確實讓人羨慕的不得了。
徐績帶著隨行的隊伍和不少官員離開了長安城,連大寧的皇帝陛下都親自送行到城門外。
這場面誰看了誰不心里覺得艷羨誰不都要說一聲,徐績就是當今第一重臣,也是當今第一寵臣。
午后的太陽曬的人有些困意,李叱批閱奏折已經(jīng)足足有一個半時辰,坐的身子都有些麻了。
徐績在朝廷里做事,會把這些奏折都分類出來,按照輕重緩急來處理。
所以需要李叱親自批閱的奏折其實不會太多,大部分都是被徐績直接處理了。
可徐績離開長安之后,朝廷里哪位大人敢如徐績那樣審閱奏折的
于是,這奏折便猶如堆雪片一樣,很快就把李叱的書桌都要堆滿了。
李叱活動了一下雙臂,看了一眼坐在對面的燕先生,笑了笑道:先生多久沒有種過菜了
燕先生在東暖閣里幫李叱分類審閱這些奏折,是李叱特許。
徐績走了之后,這審閱分類的事當然是燕先生來做,可李叱不愿意讓燕先生那般辛勞。
而且,他這么做還有另外一番意思。
回陛下,臣屬實是有幾年沒有種過菜了,想想,上次種菜還是在冀州。
燕先生笑了笑,神情卻有些恍惚,一晃竟是過去那么久了。
走,咱們?nèi)セ顒踊顒咏罟恰?
李叱起身往門外走,一邊走一邊吩咐道:葉小千,去找人踅摸來一些菜籽,秧苗也行,朕和燕先生在門外把那小園子修理出來。
葉小千連忙應了一聲,說實話,他也是盼著陛下多動動。
寧王是寧王的時候,還每天都有不少時間活動,看起來過的也還清閑。
寧王是陛下之后,每天不是在處理政務就是在批閱奏折,整日都不見有幾刻能得閑。
他剛要轉(zhuǎn)身走,李叱朝著他招了招手:過來,朕得仔細叮囑你,要尋什么菜苗菜籽來。
葉小千連忙上前,到李叱身邊聽著,李叱低聲對他交代了幾句后,葉小千隨即領命轉(zhuǎn)身走了。
這時候,聽到了李叱吩咐了什么的燕先生,臉上露出幾分笑意。
兩天后,官道上。
徐績坐在馬車里正在讀書,這馬車搖搖晃晃的,讓他也有些犯困,看一會兒便閉一會兒眼睛,其實翻了幾頁,倒也沒有多少是看進去了。
大人。
馬車外邊有人輕輕叫了一聲,那是徐績府里的管事高維庸在教他。
什么事
徐績問。
高維庸從外邊撩開馬車的簾子,把一張紙遞進來:剛剛從長安城里送出來的消息,快馬追上來的,有關宮里的事......
徐績示意他說話聲音小一些,然后把那折疊的整整齊齊的紙條接了過來。
打開之后看了一會兒,徐績隨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笑聲都傳出去很遠,以至于隊伍里不少人都看向這邊,不明白這是什么事讓宰相大人如此開心。
高維庸,你上車來。
徐績朝著外邊吩咐一聲。
高維庸連忙上了車,跪坐在徐績對面。
徐績把那張紙條遞給高維庸:你看看。
高維庸看完后也笑起來,把紙條揉了揉塞進自己嘴里吃了。
片刻后他笑著說道:陛下著實是離不開大人,一刻都不行。
宮里的人給徐績送來消息,說是徐績才走了一天,陛下就有些不開心了。
因為沒有人能把那么多奏折審閱分類,一股腦全都直接呈遞給了陛下。
陛下無奈,只好把燕青之叫到身邊來,可是燕青之做事也不利索,還不如陛下自己看的快。
那奏折昨日的還沒有看完,今日的又都送進來,堆的老高。
陛下覺得累了,索性就和燕青之去小圓子里種菜去了,奏折都丟在了一旁。
徐績笑道:看到了嗎,燕青之有什么了不起的,他最大的本事,也不過是陪著陛下種種菜解解悶兒。
他閉上眼睛,手指輕輕的敲著車窗。
陛下啊......你離了臣,可怎么行
自自語一聲,徐績再次笑起來,嘴角上揚的弧度上,掛滿了得意。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