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赫煊遭遇槍擊的前兩天,馮玉祥在五原整軍誓師,宣布就任國民軍聯(lián)軍總司令,正式加入國民革命軍的行列。
事實上,國民軍力扛直奉聯(lián)軍兩三個月時,馮玉祥根本不在前線指揮。他早宣布下野了,跑去蘇聯(lián)學習考察,這次回國正好收拾殘軍,躊躇滿志地卷土重來。
對比氣勢如虹的國民革命軍,北洋軍閥看似強大,其實內(nèi)訌嚴重,就似一個生了病的巨人。
先來說幾個月前吧,張作霖的手下李景林,吳佩孚的手下靳云鶚和田維勤,曾跟馮玉祥、李景林密謀結盟。他們商量,由孫傳芳進兵山東驅逐張宗昌,李景林占據(jù)天津阻止奉軍南下,靳云鶚進軍山西與馮玉祥夾擊閻錫山,田維勤出兵南苑、通州與馮玉祥聯(lián)手把張作霖趕回東北。
經(jīng)過一系列動作,張作霖順手解決掉李景林,吳佩孚也罷免了靳云鶚,各自清理內(nèi)部叛徒才終于站穩(wěn)腳跟。
然而面對接連大捷的北伐軍,北洋軍閥內(nèi)斗還在繼續(xù)——
當北伐軍進攻湖北時,孫傳芳沒有去幫忙。他打的如意算盤是:讓北伐軍和吳佩孚狗咬狗,等兩敗俱傷后再去收拾殘局。以“援吳”的名義,順勢占領吳佩孚的湖南、湖北地盤,那他的五省聯(lián)軍就可以擴大為七省了。
而張作霖呢,說是派兵南下支援吳佩孚,其實是想從吳佩孚手里奪取直豫兩省地盤,進而窺伺湖南、湖北,把奉軍勢力擴展到長江以南。
張作霖的策略是:利用吳佩孚、孫傳芳被北伐軍重創(chuàng)的機會,以“援吳”的名義滅吳,以“援孫”的名義滅孫,最后再蕩平北伐軍,從而奪取整個天下。
嗯,想法都是很好的。
在吳佩孚的主力被北伐軍擊潰后,張作霖感覺時機已到,立即委派張宗昌為援吳總司令,積極南下支援吳佩孚。
吳佩孚也不是傻子,連連謝絕張作霖的好意,說自己在京漢線尚有雄師十余萬,分分鐘把南邊的逆黨干掉,就不用勞煩東北大兄弟了。
張作霖為人熱心,硬是要幫忙。
因為北平由直奉兩系共管,張作霖首先逼走吳佩孚的部將、北平衛(wèi)戍司令王懷慶,改由奉系將領于珍接任。接著又以“嗦響”為要挾,搞垮杜錫珪內(nèi)閣。杜錫珪這個代理總理,屁股都還沒坐熱,就把位子讓給了顧維鈞。
張作霖從而獨自掌控北平,成為北洋政府的真正主人。
與此同時,張作霖又命令張宗昌和褚玉璞,沿京漢鐵路南下,占領吳佩孚控制的保定、大名一帶。
周赫煊遭遇刺殺的時候,褚玉璞正在“支援”保定,可惜吳佩孚的守軍不接受“支援”。
就跟吃飯買單一樣,一個說:“這頓飯我請!”另一個說:“我來請,誰付錢我跟誰急?!?
然后雙方就打起來……
張宗昌、褚玉璞用熱情的炮火,支援了吳佩孚的保定守軍,給盟友帶來春天般的溫暖,幾天時間便把保定給支援下來。
然后張宗昌和褚玉璞又吵起來。
原因是分贓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