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花了三天時間,終于讀到《大國崛起·美國篇》。
原版當中,《美國篇》用大量篇幅分析描述經濟危機和二戰(zhàn)及戰(zhàn)后影響,周赫煊顯然不可能這么做,因為那都是些沒有發(fā)生的事情。
“美國的下一次總統(tǒng)大選,必將以胡弗的勝出、史密斯的失敗而告終。這兩位總統(tǒng)候選人,都是平民出身,一個當過銷售員,一個做過礦工。但胡弗的優(yōu)勢在于他是新教徒,而史密斯則是天主教徒。我們總管美國的歷任總統(tǒng),從華盛頓、林肯,再到現在的柯立芝,所有總統(tǒng)都有三點共性,即男性、白人和新教徒。雖然美國法律沒有規(guī)定什么樣的候選人才能成為總統(tǒng),但傳統(tǒng)的美國人,似乎還沒有做好將選票投給一位天主教徒的準備……
胡弗如果能夠當選下一任美國,那他將是得天獨厚的幸運兒。他出身貧窮工人家庭,幼年喪父喪母,在舅舅的資助下才有機會上大學。他從底層礦工坐起,一步步成長為工程師,接著又經商成功,并且順利踏入政壇。這種從一個底層窮人,靠自身奮斗走上人生巔峰的勵志故事,我姑且把它稱之為美國夢……”
亨利讀到這里,不由自主地笑起來,他很喜歡“美國夢”這個短語。他正在做著自己的美國夢,他要靠自己的努力,養(yǎng)活母親和弟弟妹妹,未來還要闖出精彩的事業(yè)。
不過當亨利繼續(xù)讀下去時,他突然皺起了眉頭:
“胡弗是幸運的,但他注定將面臨悲劇,我敢預,他會成為美國最倒霉的總統(tǒng),沒有之一。
十年前的世界大戰(zhàn),扭轉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格局,美國的國際地位飛速提升。同樣提升的還有美國工業(yè),利用歐洲戰(zhàn)爭(此時還沒有“一戰(zhàn)”的說法),美國商人大賺錢財,從輕工業(yè)到重工業(yè)全面發(fā)展。但歐洲戰(zhàn)爭已經結束,歐洲各國重新發(fā)展,再加上日本的競爭,美國的工業(yè)產品開始供大于求。
近年來,美國工業(yè)產值已經出現滯漲情況,美國失業(yè)人數不斷增加。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的股票證券市場畸形繁榮。據我預測,最遲到1929年,就會爆發(fā)一次經濟危機。就像1857年的經濟危機一樣,這次的經濟危機將會是世界性的,它發(fā)源于美國,并且影響全世界……”
世界經濟危機?
亨利如今還不滿30歲,他對幾十年前那場世界經濟危機毫無印象。但他極為崇拜《大國崛起》這本書的作者,而且根據書中的分析,似乎也很有道理。
難道明年美國股市真要崩潰?
亨利找來各種財經報紙閱讀,可報紙上全是利好消息。甚至還有各種趣談性質的小故事,比如某某家庭主婦用零花錢炒股,半年就買了一輛小轎車。
換做以前,亨利絕對會被這些新聞所刺激,更加狂熱地撲到股市里。但現在卻無比冷靜,甚至感到后怕,當全民都陷入狂熱中,這本身就是個危險信號。
不過股票暴利還是吸引著亨利,他舍不得現在就退出。
半年,對,再買半年股票。半年之內,股市應該還是安全的,亨利這樣安慰著自己。
而此時此刻,在紐約的一間辦公室里,杰西·李費摩爾正翻閱著《大國崛起》樂道:“真是一本有趣的書,不過作者對美國股市太過悲觀了?!?
李費摩爾是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從號子里擦黑板的小學徒做起,一步步成長為美國股市最活躍的投機客。20年前他做空每股,大賺300萬美元,結果引發(fā)美股大崩盤,連金融巨子j.p.摩根都派人來求他不要再做空。
要賺大錢不是靠股價起伏,而是靠市場大波動——這是李費摩爾的至理名,他如今就在等待一場美國股市大波動。
就如周赫煊在《大國崛起》中預測的那樣,李費摩爾也感覺近兩年美股要崩盤,他時刻準備著玩一筆大買賣。
當然,李費摩爾只相信美股會崩盤,卻不相信什么經濟危機。他對所謂的經濟危機之,視為胡說八道的妄想,等到股災降臨后,他就會用做空賺到的錢,大舉抄底購買潛力股票。
嗯,歷史上的李費摩爾,在美股崩盤時賺了1億多美金。然后他就抄底買股票,認為股災會在一年內結束,撐過這段時間,他手里的潛力股就又能賺大錢。
于是乎,他被套牢了,下場是破產。
“杰西,看過我推薦的那本書了嗎?”馬卡斯走進辦公室。
李費摩爾笑道:“看到《美國篇》了,我贊成作者的部分觀點。但他說美國1929年要發(fā)生經濟危機,我覺得就是個大笑話,這個作者寫書的時候,肯定腦袋不太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