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蔣無奈之下,只能撥款1.2億法幣賑災,交給河南省政府購買糧食。但搞笑的是,這筆錢居然不是救濟金,而是以貸款的方式交給地方政府,從理論上講是需要償還的。
接著,老蔣又派了兩個調(diào)查專員去河南,一個是張溥泉,另一個是張厲生。
張厲生以前擔任過國黨*****和軍委會秘書長,現(xiàn)任國黨黨政工作考核委員會秘書長,擁有非常大的實權(quán)。而張溥泉雖然也是國黨元老,但這人很佛系,整天研究金石書畫,基本上是去河南撐場面的,畢竟他的資歷擺在那里。
二人直接坐飛機過去,僅從機場到市區(qū)的短暫途中,他們就看到十多具路倒的尸體。
根本不用再調(diào)查,河南災荒比他們想象中更嚴重。
在見到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后,張溥泉地位超然的負手而立,張厲生則劈頭蓋臉質(zhì)問道:“為何不報災!”
李培基說:“起初看到二麥(大麥、小麥)麥苗豐秀,不會不下雨,誰知老天這王八蛋吹來一陣黃風,一夜之間就把麥苗刮干了?!?
張厲生被氣得不行,又問:“麥苗都干枯了,為何還不報災?”
李培基說:“我見早秋長得還好,誰知老天這王八蛋又來個搦脖旱。”
張厲生難得再跟李培基胡扯,說道:“把各縣負責人都叫來,我要知道詳細的災情!”
李培基立即安排各縣官員前來省府,又讓李杏村(洛陽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悄悄告誡各縣代表:“不要把災情說得太嚴重,主席自有辦法?!?
于是乎,兩位中央特派專員得到了詳細災情報告,河南只有部分市縣出現(xiàn)大災,其他地方都收成良好。
張厲生和張溥泉還有些疑惑,便把河南糧食局長盧郁文叫來問詢。盧郁文閉口不談災情,只說今年的征糧任務正在順利進行,保證不辜負蔣總裁的重托。
兩位特派專員就這樣回重慶了,老蔣得到“確切消息”也心安了。
如果說常凱申之前還是被騙,那么從此時開始,就變成了“甘心被騙”。他的關注點不在災情上,而在征糧任務是否能夠完成,因為軍糧已經(jīng)嚴重不足——這就像當年四川大災,劉湘捂著軍糧不肯全力賑災一樣。
河南省主席李培基是昏官嗎?
當然不是,此人能力極強,在當時的國府官員中能夠排名前三。
用戴季陶的原話來說:“中國只有一個半人才,半個是李培基,另一個完才是朱家驊?!?
河南糧食局長盧郁文是昏官嗎?
當然也不是,此人乃知名經(jīng)濟學家,他早就看出情況不對,并且還寫文章論述了河南的經(jīng)濟狀況。
這兩人都捂著災情不報,正是因為他們知道老蔣的心思。
事實上,就是因為軍糧奇缺,他們才被老蔣派去河南的,這屬于老蔣對他們的重視和信任。他們必須全力完成征糧任務,于公是保證抗戰(zhàn)大局穩(wěn)定,于私是為了自己的烏紗帽和報答老蔣的栽培。
至于河南老百姓的死活,那就只能拋之腦后了。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