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手機(jī)端m.biquwu.對于賀東盛的哀嘆,李東陽道:“伯興,戶部侍郎那里廷推時不是不能加上你的名字,只是以你目前資歷,即便過了廷推,也是在次位……你可要思量好了,說不得兩下落不下……”
六部侍郎出缺,與六部尚書出缺還不同,是由吏部尚書主導(dǎo),也是推兩人,交由天子最后圈點(diǎn)。*www.qibiwu.com*
這會推出來的名單上,就有了先后之分。
除了天子對于后邊的人相熟器重,否則按例都是圈前邊的。
這朝廷官職,哪里是想挑就挑的?
以賀東盛的年紀(jì)與資歷,別說是入刑部為侍郎,就是入工部為侍郎,也得有人提挈。
賀東盛曉得這點(diǎn),不過是之前對戶部侍郎期望過大,如今方失落罷了。
眼見李東陽神色已經(jīng)淡了,他哪里還敢不知趣?
賀東盛忙道:“全賴閣老提挈,自然是聽?wèi){您老安排……”
李東陽“嗯”了一聲,叫人上湯。
身為三閣老之人,李東陽門下自然不會只有賀東盛一人,如今在偏廳等著候見的不是一個兩個。
賀東盛忙起身,告辭了出來……
謝大學(xué)士府,書房。
一五旬開外老者,留著一把美須,一邊輕撫胡須,一邊望向棋盤上。
棋盤上,黑白兩色棋子已經(jīng)戰(zhàn)成一團(tuán)。
老者對面,正是滿臉沉思的沈理。
等到老者落子,面上帶了幾分笑意,沈理見自己被吃掉的那條大龍,只能棄械投降:“小婿又輸了……”
老者微笑道:“那幅黃山谷的字帖……”
沈理滿臉割肉似的,咬牙道:“自是當(dāng)孝敬岳父……”
“哈哈哈微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切記切記”老者笑道。
沈理無奈道:“岳父若是記得‘君子不奪人之所好,這美德,小婿便能做到‘不動聲色,了”
這老者正是當(dāng)朝三閣老之一的謝遷,是成化十一年的狀元,論起來還是沈家二房大老爺、二老爺?shù)耐辍?
謝遷與沈理兩個,既是師生,又是翁婿,情比父子。
兩人都有雅嗜,就是愛文玩字帖。
以棋局博弈,不過是翁婿之間的一點(diǎn)情趣。
如今“京察”在即,又趕上翰林學(xué)士告老出缺,謝大學(xué)士總不會平白召女兒、女婿回家。
只是大明朝文官升轉(zhuǎn),有“資”、“級”、“年”、“次”等說法。
“資”就是資格或資序,包括了“資”、“級”、“年”、“次”等。
“資”,說起來就是某一級低級官職只能升補(bǔ)某些高級官職,或者反過來說,某些高級官職,只能由某些低級官職升補(bǔ)。例如,訓(xùn)丨導(dǎo)軼滿,例升教諭,若升教授,就是越資。
天順二年以后,“非進(jìn)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nèi)閣”,說的也是“資”
“資”不僅針對品級相鄰官職,也影響以后的一系列升遷,“資”有的時候也指“出身”。
“級”,既品級,又特與“品”對稱,謂“凡文官之品九,品有正從,為級十八”。
“年”指在官時間,具體到月份與日期,“舊例,升必滿考”、“諸官九年稱職,升兩級”。低級官員升遷,多是要遵循這一條,所以說正五品是個坎。因為一般人從殿試后授官,要二十七年才能升到正五品,很多人熬不到這個年紀(jì)就致仕,或者在五品上終老致仕。
實(shí)際上這一條“年”有的時候也指“俸”,“升俸”、“降俸”、“罰俸”都影響年滿升轉(zhuǎn)的時間。
“次”是指位次,選人選官、官員升遷都要遵循一定的次序。
如今翰林院四位侍讀、侍講學(xué)士中,沈理與蔣冕的年與資都不夠升級,即便趕上京察,也是原品級留任,有機(jī)會更進(jìn)一步是沈洲與何學(xué)士,****其他書友正在看。
尤其是沈洲,與謝大學(xué)士同年進(jìn)士。
同年的狀元謝大學(xué)士早已入閣,探花王某如今任吏部右侍郎,大老爺升了刑部尚書,只有沈洲,還在從五品的位置上。
只是在官場之上,不是資歷夠了、年俸滿了就能升轉(zhuǎn)。
以沈洲如今的資歷,要是某一任外放不是問題,可要是想升翰林學(xué)士卻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