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手機端m.biquwu.喬家今日來的是幾位老爺,沒有女眷,自是無需徐氏出來應(yīng)酬。()不過送走喬氏,并不是小事,徐氏有些擔(dān)心喬家?guī)孜焕蠣敃挟愖h,就打發(fā)人盯著前頭的動靜。
直到小婢進來回話,道喬家?guī)孜焕蠣斠呀?jīng)走了,徐氏才隱隱地松了一口氣
并非是怕喬家什么,實不愿意麻煩。如今沈家與喬家境地不能說天差地別,也不在一個分量上,喬家要是不知好歹,兩家爭執(zhí)起來,旁人看了倒像是沈家欺負喬家落魄了似的。
沒一會兒,沈滄回來了,臉色帶了幾分郁色。
徐氏見了,不免擔(dān)心道:“老爺,可是喬家那邊不順當(dāng)?”
“喬大犯渾,去見了喬氏后就開口想讓喬氏大歸。喬二、喬三開口要攔著,都攔不住,兄弟幾個自己就亂起來了?!鄙驕姘櫭嫉溃骸澳愦虬l(fā)人問問,這‘大歸,到底是不是喬氏的意思?要是她真有此想法,成全了她又何妨?”
以喬氏作為送到莊子上“靜養(yǎng)”本算是從輕處置,要是喬氏還不知足,那這沈家婦不做也罷。否則滿懷憤恨地留下,總是禍根。
徐氏詫異道:“真是喬氏打算?喬大老爺怎么敢應(yīng)此事?”
如今世道,雖禮儀崩壞,可越是仕宦人家,越是要緊那張面皮。
喬氏大歸,對于沈家來說,不過是給京城百姓添一段市井緋聞,可對于喬家來說就是禍害幾代人的事。不僅女兒出嫁要被人挑剔,就是兒孫想要娶婦,有女兒的人家也要掂量掂量。
沈滄冷笑道:“不管喬氏有沒有打算,喬大卻像是拿定了主意似的……守孝半年,還知曉督促兒孫讀書上進,本當(dāng)他能長點兒出息,沒想到這回又犯渾了”
男人與女人看待問題,總是不一樣。
在沈滄看來,喬氏想走就讓她走好了,沈家名譽固然會一時受損,可也是利大于弊;徐氏卻實在不相信喬家人的人品,妯娌三十年,就是看在沈珞面上,徐氏也不愿喬氏被糊弄回娘家騙光嫁妝,落個看小輩臉色吃飯的下場。
“或許只是喬大私心作祟?我聽說自打喬家分家,喬家大房的日子就不好過……”徐氏道。
人心中都有遠近親疏,徐氏覺得三十年前的事,固然有喬家的錯,可歸根結(jié)底是沈洲自己立身不正的緣故。以他當(dāng)時的傲氣同對孫家、孫敏的不屑,即便沒有喬氏,也會有張氏、李氏。
沈滄這里,雖也承認弟弟當(dāng)年有錯,可更多的卻是遷怒喬氏與喬家。
“就算喬大有私心,可一個巴掌拍不響。她要是走,夫人莫要攔她……真要說起來,她大歸倒是比送到莊子上更好。老二還不知在外幾年,身邊總要有正經(jīng)太太打理起居才好……”沈滄道。
徐氏嘆了一口氣,沒有再為喬氏說話,只是打發(fā)人西院打聽。
喬家兄妹說話時,門口就站著婢子,后來嗆起聲來,連院子里的人都聽到屋子里的動靜。
待仆婦過來回了話,聽聞“大歸”只是喬大老爺提議,不僅喬氏沒同意,喬二老爺、喬三老爺也強烈反對,徐氏就點了點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好
沈滄是男人,又兄弟情深,只想著順?biāo)浦鬯妥邌淌?卻不曉得口舌是非,不是一日兩日能平息下來的。喬氏真要“大歸”,小一輩們都要受到影響,雖不至于像喬家那樣影響甚大,可到底有礙家名。
憑什么為了讓沈洲再娶新婦,就讓沈家小輩們承擔(dān)惡果?
就是對沈玨來說,有個犯了大錯被“靜養(yǎng)”的嗣母,怪不到他頭上;也比年紀(jì)相仿的新嗣母進門,要省不少麻煩。
另外就是徐氏的私心,實不愿意看沈洲就是撇開喬氏。
像沈滄所設(shè)想的,沈洲撇開喬氏、另娶賢妻,愉快自在地度過后半生,那也太便宜了他。他們兩個白頭偕老,才是對沈洲最大的懲罰。
沈滄臉上露出幾分可惜的神情來。
夫妻兩個正說著話,就見紅云進來稟道:“老爺、太太,二哥來了……”
四月末的京城,已經(jīng)熱起來了,窗子都開著,****好看的。
徐氏往窗外望了一眼,見日頭火辣,忙道:“快叫二哥進來……再叫廚房傳話,加個芥末白菜,二哥的飯直接擺在這邊……”
紅云應(yīng)聲下去,沈瑞隨后挑了簾子進來。
“父親,父母”沈瑞已經(jīng)換了半新不舊的家常衣裳,進來后先給沈滄與徐氏見禮。
沈瑞是沈家以后的支柱,送遣喬氏之事,沈滄與徐氏也沒瞞他。
沈滄便道:“你哪日沒課?到時抽出一日功夫,送二太太出城?!?
要說直接打發(fā)管家過去也行,可是沈滄還是想要讓沈瑞多練練手,不要一味讀書。科舉仕途雖重要,可只會做學(xué)問、不會做人,也走的不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