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狄龍的演技和名氣而論,卻是足以做天王。但他的年齡稍大,所以四大天王另有其人。”
“可以透露是誰嗎?”
“暫時保密?!?
“看來四大天后的最后一位也是保密?!?
“的確如此。我們可以換下一個話題。你可是《香港商報》的記者,再問這些娛樂話題都成娛樂小報了。”
“那就問個跟商業(yè)有關的,康先生你在好萊塢拍了一部《小鬼當家》,投資了一部《終結者》,這兩部電影的全球票房都是上億美元。以此看來,康先生你在好萊塢的商業(yè)眼光已然是那么準確,怎么不繼續(xù)進軍好萊塢?”
“首先我要說一點。那就是好萊塢不是那么好闖的,除了李小龍外,歐美觀眾對于亞洲導演和演員沒什么印象。日本的黑澤明在奧斯卡上拿獎又怎么樣?他的電影在美國也就只能賣兩三百萬美金的票房。邵氏進軍好萊塢早就宣告失敗,李小龍去世后的嘉禾在好萊塢也是輸贏各半。我這個人別的優(yōu)點沒有,自知之明還是有的,所以每在好萊塢投資一部電影都有經(jīng)過慎重考慮。而且,香港本埠和亞洲市場,才是夢工廠的根據(jù)地。根基未穩(wěn)又何談擴張?”
“康先生的意思是,未來夢工廠的主要發(fā)展策略還是穩(wěn)定亞洲市場?”
“是的,鞏固亞洲市場,再徐圖歐美?!?
“那近幾年你都不會再投資好萊塢片了?”
“當然也不可能完全不參與,現(xiàn)在就有一部我參與投資的電影在拍攝當中。預計今年圣誕節(jié)能夠在北美上映?!?
“能再多透露一點消息嗎?”
“這部電影的預算是3100萬美元,我在其中投資了1100萬。”
“看來是一部大卡司,你有把握收回投資嗎?”
“我對自己的眼光很有信心?!?
“我想全香港人都很好奇,為什么康先生你的每一筆生意都是賺錢,好想你從來沒虧過。這些都得益于你的商業(yè)眼光?”
“可能是吧?!?
“那能問下,你的商業(yè)眼光是從哪里來的,你是根據(jù)什么來判斷一筆投資只賺是賠?”
“多動腦子唄?!?
“比如”
“比如中英談判陷入僵局時,許多人對香港的未來失去信心,造成香港經(jīng)濟大波動。其實我們從國際局勢和大陸的改革開放政策來看,就知道這種擔心完全多余。而無論是大陸那邊還是香港政府,都不能無視香港經(jīng)濟的長期低迷,也就是說這場談判雙方都會控制好時間,短則三年長則五年就能出結果,而且談判必然是中國獲勝?!?
“所以別人大肆拋售的時候,你趁機抄底買地買樓?”
“是啊,我只不過重復李嘉誠當年的行為罷了。而且許多人是能看明白局勢的,可惜資產都被樓市、股市風波套進去了,甚至資金鏈斷裂而破產,這些人想屯地屯樓都沒辦法,我比他們厲害的地方,只不過是恰好有些閑錢而已?!?
“那電影呢?為什么夢工廠部部電影都能賺錢?!?
“夢工廠創(chuàng)作宗旨是,絕不為了撈錢而粗制濫造,我們精心把電影拍好,剩下的就交給市場和觀眾。”
“夢工廠的電影確實都很好看?!?
“現(xiàn)在港片繁榮起來,很多南洋和臺灣的投資者涌入,我感覺有些人就是為了撈錢,拍出來的東西難以入目,這樣搞下去遲早會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的確如此,不過精心創(chuàng)作也很難保證電影不撲街啊。”
“那就要提另一個方面了,我一直鼓勵夢工廠的導演不要因循守舊,在照顧觀眾口味的情況下多多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給觀眾以新鮮和驚喜。比如李休賢的《羔羊醫(yī)生》、麥當熊的《省港旗兵》等等,這樣大突破的電影,放在其他公司估計都沒法拿到預算?!?
“看來康先生做生意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敢闖敢拼?!?
“這一點是所有生意人都該具備的,闖贏了就是成功人士,其實拼輸了的更多,只是沒人會去關注而已?!?
“那現(xiàn)在的黑馬漫畫公司呢?你覺得漫畫這一行很有前途?”
“做漫畫當然有前途,香港漫畫原來利潤很高的,只不過10多年的東南亞排華風潮,使得香港漫畫失去了南洋市場?,F(xiàn)在南洋的排華風浪早已經(jīng)過去,正是收復失地的時候,再不行動的話,南洋漫畫市場都要被日漫給統(tǒng)治了?!?
(注:70年代以前香港漫畫和香港文學在南洋頗受歡迎,東南亞的排華浪潮破壞了市場后,香港的漫畫和文學就迅速衰落下來。特別是香港文學,除了武俠小說外,正統(tǒng)文學已經(jīng)瀕臨死亡,作家、詩人們紛紛改行當編劇和詞人)
“恐怕不止如此吧,康先生好像把黑馬漫畫公司也并入了東方文化娛樂集團,是不是有更大的商業(yè)企圖?”
“抱歉,這屬于企業(yè)機密?!?
ps:
今天熱成狗了,吹風扇都熱得直流汗,吹空調又感覺不舒服,渾渾噩噩的一天都不想動。
額,順便祝各位粽子節(jié)快樂。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