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廝接過去,放在桌案上。
沈六放下茶杯,拿起帖子,打開看了看,嘴角便微微地翹了起來。
那個帖子中,詳細(xì)地記載了連蔓兒家是如何種植玉米的,還記錄了嫩玉米的產(chǎn)量,最后留了空白,是要等到秋后,記錄老玉米的產(chǎn)量的。
“知道輕重,也還有心?!鄙蛄睦锇档?。
“這帖子上的字,是誰寫的?”沈六問,他看過了連蔓兒給沈謙的信,這帖子上的字跡,并不是連蔓兒的。
“是我?!蔽謇擅Υ鸬?。
“六爺,我哥今年開春就在鎮(zhèn)上的私塾上學(xué)了,還多虧山上的魯先生,常輔導(dǎo)我哥和我家小七的功課?!边B蔓兒就道,“明年我哥就能參加童子試了?!?
“你的字也是魯先生教的?”沈六看了一眼連蔓兒,問道。
“嗯?!边B蔓兒點頭。
“聽說,你比你哥和你弟弟學(xué)的都好,要是能夠下場考試,肯定能考上秀才、舉人?!鄙蛄粗B蔓兒說道。
“聽”連蔓兒想問沈六是聽誰說的,忽地想到這正是她第一次寫給沈謙的信里,自夸的話。沈六肯定是看過那封信了,現(xiàn)在這么說,可不像是在夸她。
想到這,連蔓兒臉就有些紅了。好吧,她承認(rèn),她那時是虛榮心作祟,想著對方是沈小胖,落筆就沒什么顧忌。
沈六這人不厚道。
連蔓兒就不說話了。
沈六輕輕地咳嗽了一聲,將帖子收起來,然后站起身。
“走,看看你們種的玉米去?!?
沈謙歡呼一聲從椅子上下來。
連守信領(lǐng)路,眾人簇?fù)碇蛄蜕蛑t就先到鋪子后面,看菜園子里種的玉米。
沈謙看著菜園子里什么都稀奇,一路向連蔓兒問個不停。連蔓兒也都耐心地告訴了他。沈六狀似無意,其實也都聽在了耳朵里。
從菜園子出來,一眾人又往地里來。
看見一片二十多畝的玉米地,都長的郁郁蔥蔥,沈六點了點頭。
“地里的玉米種的晚,所以熟的就晚。得到秋下,就完全熟了。打算將園子里的嫩玉米都賣完了,正好這地里的玉米也下來了,能接著賣上十來天,也就四五分地的玉米。其他的,差不多二十畝的玉米,留一些做糧食吃,其余的都能留作種子?!?
連蔓兒跟著沈六和沈謙身邊,小聲地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沈六不置可否。
“六爺,要是允許大家種玉米,能不能先讓我們村的人先種上?”連蔓兒小心地問。
“這玉米的產(chǎn)量真有你說的那么高?”沈六沒有回答連蔓兒的話,而是問道。
“嗯,肯定?!边B蔓兒點了點頭,在帖子中,她已經(jīng)將嫩玉米的產(chǎn)量算了出來,而等到秋下,玉米長實了、長老了,每一顆的分量都要翻番。就比如說,她連蔓兒一頓她能吃下兩棒嫩玉米,但是換做兩棒老玉米,無論是煮粥、還是磨面做餅子,別說一頓,就是兩頓,她恐怕都吃不下那么多。
“六爺,今年年景好,我們侍弄的精心,施肥也足,估計等秋下,這一畝最少能打七百斤的玉米。這話我們誰都沒跟說,就寫在給六爺?shù)奶由狭?,怕人不信?!边B蔓兒轉(zhuǎn)了轉(zhuǎn)眼珠道。
“好?!鄙蛄c了點頭,又看了連蔓兒一眼,接著又說了一句,“等這些玉米收了再說?!?
“蔓兒,那是什么?”沈謙看見了地頭的窩棚,就問連蔓兒。
“那是看青的住的窩棚。”連蔓兒就告訴沈六和沈謙,因為怕人糟蹋、偷盜玉米,所以他們家雇了人在這日夜看守。
“這里民風(fēng)淳樸,這些天,夜里只發(fā)現(xiàn)有兩次有人靠近這想要,都讓看青的給趕跑了?!边B蔓兒道。
“要多派人看守?!鄙蛄碱^微微皺了皺,說道。
“蔓兒,這是啥?”沈謙指著地頭種的地瓜就問連蔓兒。
還沒等連蔓兒回答,就見遠(yuǎn)處黑壓壓的車轎一溜煙地過來了。
“青陽縣縣令求見大人。”
“錦陽鎮(zhèn)眾士紳求見大人。”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