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疑惑道:“主子,這是......”
陸宴勾起嘴角,有幾分自嘲的意味,“將這些都拿回國公府書房里,放好了,別讓人瞧見?!?
陸宴邁上石階,隨時敲了鼓面。他才是無處申冤的那個。
******
時間一晃,轉(zhuǎn)眼便到了三月初七。
陸宴本是打算陪沈甄一同去大興善寺的,奈何京兆府卻突然出了事。
當(dāng)日,大清早便有人來擊鼓。
南市安善坊的藍(lán)門客棧,一夜之間死了一家六口,死相凄慘,頭顱被割下后,皆是掛于房梁之上,老人孩子無一幸免。
不過屋內(nèi)的錢財一分未缺,年輕的婦人身上亦是沒有被奸殺的痕跡。
不圖財,不圖色,多半就是仇家尋上門了。
出了這樣的慘案,卻逢上鄭京兆犯頭疾,臥病在家,孫少尹外出辦案。陸宴再不去,京兆府便是連個坐堂的人都沒了。
沒了法子,陸宴只能另派一位可信的車夫送沈甄過去。
******
馬車轉(zhuǎn)過街角,就看到了不遠(yuǎn)處矗立著的大興善寺,黃墻灰瓦,莊重大方。大興善寺旁邊,還有一個一座古塔——龍曄塔。
龍曄塔塔高九層,塔身層八角形,層層皆有塔門。
人立于檐下,便能聽見風(fēng)鈴隨風(fēng)響動,不僅悅耳動聽,還此處添了一絲神圣之感。
三月初七算不得甚特別的日子,香客不多,有些冷清。不過,若是把今日換成四月初八的佛誕日,想必一進(jìn)門,就會淹沒在烏泱泱的人群之中。
畢竟,來此燒香的可不止長安的百姓,近處有揚州、荊州、洛陽,遠(yuǎn)處還有西域、高句麗,倭國。
沈甄和棠月進(jìn)了大興善寺,在知客僧在引領(lǐng)下,邁入到了主殿。
殿中供奉著三尊金身“華嚴(yán)三圣”,正中是毗盧遮那佛,又稱報身佛,左邊是文殊菩薩,右邊是普賢菩薩,除此之外,殿內(nèi)還列了偌大的一口寺鐘。(1)
一一拜過后,沈甄停在文殊菩薩的佛像前。
文殊菩薩被視為無上智慧和大慈大悲的化身而供奉,因普度眾生,消除罪孽而得名,沈甄緩緩跪在蒲團(tuán)上,閉眼,雙手合十默念了好一會兒。
搖簽磕頭之后,知客僧便拿著功德薄走了過來。沈甄不便寫下自己的名字,便只在上頭寫上了自己要捐的香火。
六十貫。這是昨晚陸宴給她的錢。
沈甄心里清楚,自己的畫又不是甚大家之作,別說是二十幅,就是再加二十幅也賣不上這個價格。
但她看著男人的臉色已是十分難看,便不好再推拒了。
沈甄幽幽地嘆了口氣,要還的債,又添了一筆。
知客僧笑著接過,然后道:“圓沉法師還有一場《仁王經(jīng)》的法會尚未結(jié)束,還請姑娘隨我去客房稍等。”
沈甄進(jìn)了客房,知客僧闔上門走了出來。
這時,恰好有一位女香客經(jīng)過,她抬腳朝里面望去。
知客僧?dāng)r住了她,“施主,沒有住持允許,這兒是不讓進(jìn)人的?!?
女香客一把搶過他手里的功德薄,上下看了一通,道:“六十貫的香火,便能請圓沉法師親自誦經(jīng)解惑了?”
知客僧笑瞇瞇道:“施主,佛家講究因果,因果輪回,萬不是這些身外之物能決定的?!?
女香客頓感冒犯,道了一聲罪過。
待這名女香客走后,客房門前灑掃的小沙彌,一步一步挪到了知客僧門前,道:“真是六十貫的功德?”
知客僧拍了一下他光禿禿的腦瓜,“多少錢,都是功德?!?
知客僧低頭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功德薄,心道:六十貫,便是加個零的都不夠。
沈甄是在偏殿見到圓沉法師的。
偏殿內(nèi)供奉著千手觀音,還有耀眼奪目的金身五百羅漢,光是看一眼,敬畏之心便油然升起。
臨走之前,沈甄回頭望著了一眼身后的郁郁青山,潺潺流水,以及大慈恩寺高高懸著的匾額,想起方才圓沉法師的聲音,心里莫名平靜了許多......
她重新戴上了帷幔,蹬上了馬車。
馬車緩緩行駛,身后寶塔檐下的風(fēng)鈴聲逐漸消失。
戌時四刻,棠月扶著沈甄下了馬車,“姑娘當(dāng)心腳下?!?
此時,她們誰都沒注意到,澄苑這條巷子的拐角處,還站了另一個人......
作者有話要說:要搞事了,猜猜是誰??
(1)建構(gòu)構(gòu)造,和佛像擺放參考了大雄寶殿和龍華寺的史料和百度介紹。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