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職業(yè)者,但同時他又是余賢的召喚獸。
卡bug了。
怎么就抽取到這么一條特性。
正常來說,根本不可能抽取到含有負(fù)面效果的特性才對,況且這特性對他來說完全就是百分百的負(fù)面效果!
好吧。
這時候,余賢倒是猜到原因了。
第一,蚩非洪變成黑洞時,只吞了他的一只召喚獸,偏偏那只召喚獸是銀鏡鬼王。
現(xiàn)在余賢召喚的所有銀鏡鬼王,其實(shí)都是他自己消耗原初之力制作的怪物,這些怪物本身就沒有特性。
對的。
這些召喚獸本身是沒有特性的,不像余賢常規(guī)召喚出來的召喚獸,可能還存在一些隱藏特性。
因此,銀鏡鬼王唯一的特性就是余賢的召喚獸。
這其實(shí)是每一個召喚師的召喚獸都擁有的特性,屬于是召喚附帶的特性,也是不記錄在屬性面板上的隱藏特性。
如果擁有‘全知之眼’一類的技能,就可以查看到許多隱藏屬性,那么就能夠看到這條最明顯的屬性。
一般都是某某某的召喚獸。
這條隱藏特性的存在,主要是為了方便甄別召喚獸究竟是誰的召喚獸。
比如某召喚師派出自己的召喚獸去殺戮,一些有特殊觀察技能的職業(yè)者就可以通過這條特性來確定敵人是誰。
有的技能,會形成一行字掛在召喚獸的頭頂,比如余賢的死帝,大概就是余賢的召喚獸:死帝。
這行字就是通過特性映射所形成,非常一目了然。
那么現(xiàn)在的情況就很好理解了,蚩非洪死后變成黑洞,唯一吸入的銀鏡鬼王,只有一個唯一特性,無論他怎么隨機(jī)都好,最終都只能獲得一個特性,那就是余賢的召喚獸。
而且這個特性還屬于是最基礎(chǔ)的代碼,寫入世界規(guī)則的存在,于是當(dāng)他被寫入這條代碼之后,他就真成了余賢的召喚獸。
以上種種思緒、思考,其實(shí)都只是在幾秒內(nèi)完成。
幽鎧王自然看出蚩非洪走神了,在遲疑了一秒后,它就果斷一步踏出,迅速拉近與蚩非洪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