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天才剛朦朦亮,葉耀東就起來了。
他站在家門口看著海面上的潮水漲退,也看到了邊上空地的海帶都已經(jīng)曬到了海灘上了。
昨天早上講的話,村干部們聽進去了,不夠位置曬的就慢慢的往海灘挪下去,曬在了海灘上。
大清早的就有人在那里晾曬,不知道是干了一個通宵,還是起早忙活。
“這些人是睡了還是沒睡?”
老太太也走出來瞧了一下,“我起來的時候就有人在那里干了,不知道。”
“真拼。”
這時,陳石啃著番薯已經(jīng)到了他院門口了。
他昨天喊了陳石留下,今早跟他去放延繩釣,作坊里調(diào)了一個人跟著他爹出海。
“這么早,沒吃飯啊?怎么吃番薯?進來吃碗稀飯湊個飽吧?!?
“來來不及…涼,就就……吃番薯?!?
“該不會是煮了給豬吃,你順手拿了?”
“不是…昨晚…上的,熱熱了一下,燙。”
葉耀東看他那一臉憨厚勁,搖了搖頭,把他放進去吃碗稀飯,然后才帶他出海。
已經(jīng)4月底快5月份了,溫度上升了,但是出海他還是得套一件薄棉襖。
等他們推著板車走到碼頭外面聽人說才知道,那些曬海帶的人是輪流干了一晚上。
昨天傍晚至晚上是退潮的,他們也正好收海帶賣給他,順便休息了一下。
夜里漲潮,他們就都起來連夜收菜晾曬,收上來的鮮海帶如果沒有及時晾曬,很容易壞掉,所以即使忙到天亮都還在干。
而且,他們也得趕在晴天的時候爭分奪秒的干活,陽光對大家來說都很寶貴,這個時節(jié)時不時就會下雨。
再加上今天早上他有用船需求,肯定得把船給他騰出來。
他到碼頭的時候,船已經(jīng)停泊在岸邊,也不知道養(yǎng)殖基地那里是都已經(jīng)收割完了還是沒有。
補充了一下油后,他就直接開船出去,好奇的先開去養(yǎng)殖基地。
一看,果然不出所料,那一片海域已經(jīng)光禿禿了,大家忙活了幾天,已經(jīng)連夜將海帶全部都收割完了。
“速度也蠻快的?!?
“呵呵,能能掙錢……”
“是啊,大家都太需要有一個能穩(wěn)定掙錢的東西了。”
陳石點點頭。
海上風大,葉耀東說了兩句就不說了,得背著風向說話,不然一張嘴就灌滿了風。
開了將近一小時,他才抵達熟悉的海域,還在接近目的地的時候,看到了兩條漁船,湊近瞧了一下,原來是小小阿正的。
沒想到,他們現(xiàn)在就在周邊一帶拖網(wǎng)了。
漁船都在作業(yè),他也沒打擾,只是往他們周圍開過去時,揚了一下旗子,就當打過招呼了。
在周圍靠近暗礁的范圍找了一處好地點后,他就跟陳石兩個把延繩釣一筐一筐的放下去。
然后又將家里殘留的幾個地籠跟蝦籠也去暗礁周圍丟下去。
此時是漲潮的,暗礁沒有露出海面,但是他對這一處地點熟悉,是不可能觸礁的。
等把最后的浮標也丟下去后,他才拍了拍手,“收工,回去?!?
“什么…時時候,來…收?。俊?
“明天早上吧,今天是沒空了,等會還要拉海帶去市里,還有一大堆事要去市里辦?!?
“好好?!?
葉耀東回去前還去附近海島周圍逛了一下,看著那些礁石上面密密麻麻的藤壺跟稚貝,他覺得過兩天得帶兩個人來挖了。
不挖了可惜,反正還會再長出來的,這是可再生資源。
看完了后,他才又立即返回。
出了一趟海又放了一下延繩釣跟地籠,回去也還9點不到。
他先去到作坊,喊人把昨天收的那些海帶搬到拖拉機上,自己先回家換一下身上干活的衣服。
如果只是正常的送貨到市場,穿身上干活的衣服倒也無所謂,只是他還要去海洋局,又要去漁業(yè)協(xié)會辦事處打申請報告,怎么也得穿的體面一點。
一大捆尼龍包起來的海帶少說200斤,得好幾個人一起抬出來,抬上拖拉機。
拖拉機承重也在五六噸差不多,疊高高的拿繩子固定,把昨天收的那些貨正好一車拉走,不成問題。
只是在最后一袋要搬上去的時候,葉耀東讓人把袋子拆開,把秤推過來。
“昨天稱重多了620斤,稱520斤出來,不放在一起打包。”
周老板正好先要個5噸,一百斤他給干爹送去,還有520斤他可以先拿出來掛在車上打廣告,然后在市場散賣出去。
等稱出來520斤后,最后一袋也抬上了車。
他讓人把零散的這520斤海帶用繩子綁好,均勻的分布在頂部,覆蓋在尼龍袋上面。
然后才讓人用繩子把堆的老高的貨捆綁固定,免得沿途顛簸掉落了。
“東哥,干嘛還要這么費勁的把海帶鋪在上面啊,放在袋子里一起拉走不是更方便嗎?也省得卸貨的時候,還要把零散的拿下來。”裴冬青疑惑得問道。
“這你就不懂了吧,我不把海帶拿出來鋪在最上頭,掛滿一個車,別人知道我袋子里裝的黑乎乎的是海帶嗎?”
“哦,要特意給人看到?。俊?
“當然了,我還得去主街道轉(zhuǎn)幾圈,讓所有人都知道我一車都是海帶,然后再拉到市場門口,把這幾百斤的一塊零散的賣了,這不是妥妥的宣傳嗎?”
等明天再拉一車放在店鋪門口,能吸引更多的人。
裴冬青眼冒星星,佩服的看著他,“你可真聰明,那我們接下去海帶都不愁賣了,零散的幾斤賣都會賣的很快,還能吸引批發(fā)的人過來?!?
“對的,聰明?!?
“而且已經(jīng)拆開的這個更好稱重,剩下的5噸整數(shù)你拿去送貨,過秤還能更快一點?!?
“嗯,好好干活,走了?!?
葉耀東拿著搖把啟動拖拉機,然后把搖把往座椅下一丟,坐上去利索的開著調(diào)頭走人。
他都已經(jīng)計劃好好的,去到市里也是這么干的。
拖拉機行駛在鬧市的街頭,速度開不快,只能緩慢的移動,而群眾們看著他一整車的海帶,都還特意湊到車頭來,小跑著問他,這一車的海帶賣不賣。
不是一個兩個,一路行駛而來,只要拖拉機速度放慢,大批的人湊上來問。
葉耀東一律說,這一車貨已經(jīng)訂出去了,明天還有,明天中午會再拉一車去水產(chǎn)批發(fā)市場,讓他們到時候過來。
還說了1斤2毛5,一斤可以泡五六斤左右。
他心想著,明天再來的話,可以拿一個喇叭,帶個除陳石以外的人,邊行駛邊喊話吸引人,效果更好。
一路行駛,緩慢地堵出了城區(qū)才空曠起來,拖拉機也才能加快了一點速度,不過也快不到哪里去,那么多的貨。
等一車的海帶停在了批發(fā)市場的店鋪門口,周圍的貨郎客商們都被一整車的貨吸引了,通通圍了過來問他是不是拉過來賣的。
在這里,一整車的貨不是拉過來賣,就是從這里進貨,明顯市場沒有其他攤位有大批量的賣海帶看到。
“賣,就只有幾百斤,其他都被預定了,一斤2毛5,20斤以上2毛2,不講價?!?
“一斤泡五六斤,實際一斤只要三四分,便宜的?!?
“只有500斤,只有500斤,賣完沒有了。”
葉耀東邊吆喝著,邊讓人爬上車去解繩子。
而林父也看到門口的動靜,也趕緊出來了,然后又趕緊進去拿秤。
“給我20斤!”
“我也要20斤……”
“有沒有湊一起買20斤的?”
“我我我……我拼5斤行不行?”
“我也拼5斤……”
葉耀東看著他們自己在人群中吆喝著找人拼單,心想著,他這里可沒有砍一刀的。
這里圍聚的人多,國人最喜歡哪里熱鬧往哪里湊,人越多越擠,就越吸引人。
不過一個小時不到,520斤貨就全部售光了,要不是稱貨收錢耽誤時間,早就沒了。
還有一部分人沒有買到,還在問,都是拼單的,葉耀東讓他們明天也這個時間過來。
“同志,你這一車有幾噸???”
葉耀東看著有些年輕的男人,手里還拿著一捆稱好的20斤海帶,隨口道:“一車5噸,已經(jīng)被預定了?!?
說完他又朝還沒有散去的人群說道:“沒買到的不要急啊,這些貨已經(jīng)被人定了,不能拆包,明天同個時間再來啊,明天還會拉一車過來。”
年輕人沒有離開,繼續(xù)問:“你這一車是同一個人預定的嗎?這么大的量是不是能更便宜一點?!?
葉耀東這時才正色的打量這個年輕人,剛剛看他年紀小,可能都還沒他大,所以他才沒有認真對待,只敷衍了一句。
聽這話看樣子是在詢價,果然人不可貌相,不能因為人家年輕就小瞧了。
他笑著說:“當然了,每次買個幾噸大批量的肯定更優(yōu)惠,老板是要大量嗎?要多少數(shù)量,價格好談的。”
“你可以叫我俗人”,他拎起手上的海帶示意了一下,“我拿回去看一下品質(zhì),明天再來談?!?
葉耀東笑容更深了,“行啊,好啊,明天我再拉個幾噸過來,量大價優(yōu),價格好談的?!?
“本來明天的貨也被預定了,不過對方不著急。談攏的話,可以先給你,談不攏,我就送去給下家。”
“你也可以進去我那邊店鋪看一下魚干跟魚露,都是新鮮海魚,自家漁船捕撈的,更新鮮。”
管他叫俗人,僧人還是熟人,能買他貨的都是好人。
這名字一看就是在外行走隨便取的。
看來還真是潛在的老板。
“好,那就先看一下品質(zhì)里面再說,原來那家店是你的。”
“你放心,這都是這兩天剛曬出來玩,上面白色的霜可是甘露醇,不是臟東西,外行的人都會以為是臟東西。這個可以降血壓,利尿消腫,多吃海帶可以預防缺碘性大脖子病,這可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