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場上發(fā)生斬將事件還是比較少的,即便是三國,斬將的高光時刻也是圍繞在那一大票的頂尖武將身上。唯一例外的,可能就是呂布。
畢竟呂布出場的時候睥睨天下,秒殺了好幾個敵將,后來劉關張三人合力才打敗了他。那之后,呂布就沒什么建樹了。即便他已經為酒色所傷過了巔峰期,人家也從來不跟他玩斗將游戲,看到他就是群毆。
于禁的戰(zhàn)斗力確實不差,五子良將之一,要比老曹親戚武將團更厲害些。但是可惜,他碰到了黃忠,都不知道死在誰的手里,黃忠更不知道他弄死的是誰。
說起五子良將,他們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都是一流戰(zhàn)將,而且不是魯莽的武夫,都是有智慧的,能獨自領軍好幾萬打大仗的大將。
但是張遼隨著呂布投靠了王,張郃戰(zhàn)陣不敵被活捉,也投靠了王,還說服了高覽一起。本就沒辦法組成團隊,現(xiàn)在于禁又被黃忠打死。此外還有典韋,在肌肉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玄甲校尉當?shù)氖娣?
可以說老曹的氣運,被王大將軍薅的厲害……
老曹當然很憤怒,當然他憤怒的不是王大將軍掠奪他的氣運,他又不知那許多,又生的什么氣。他氣的是,王麾下的戰(zhàn)斗力太強,他干不過。
不止是于禁死了這么簡單,當然他確實很重用于禁,少了個倚重的戰(zhàn)將,自然是有影響的。但失敗的不止是于禁,樂進、徐晃,還有幾個老曹的親友戰(zhàn)將,也都遭到了攻擊,有不同程度的失敗,唯一死了的就是于禁,老黃忠這一下出了風頭,證明了他的老而彌堅。
曹操的防御是全方位的,下游的青州以及兗州大部分地區(qū)的黃河沿岸,在豫州的外圍,都有他的軍隊。這一次除了函谷關閉門不出,呂布等人沒有強攻關隘,是以并沒有爆發(fā)戰(zhàn)斗以外,老曹幾乎是全線戰(zhàn)敗。
盡管他派出去的都是心腹戰(zhàn)將,精銳士兵,而且兵力還要更多,但是在兵對兵、將對將的野戰(zhàn),硬實力的較量上,幾乎說的上完敗。
當然,敗和潰敗,那還是兩碼事兒。只有于禁、徐晃被擊潰,他們的對手分別是黃忠和太史慈,不過徐晃比較幸運,沒被太史慈弄死,逃得了性命。其他人雖然沒有潰敗,但是也全都吃了敗仗,狼狽后撤,重新組織防御。一封封的求援信發(fā)到了老曹這里,這才使得老曹生氣。
更讓他憤怒、驚懼的是,于禁、徐晃帶領的部隊,全部都投降了,跟著黃忠、太史慈一起攻擊他們。
不過老曹比袁紹強的地方在于,他是一個果斷的人。不像袁紹有點兒屁事兒就開大會,老曹自己就十分果斷的拿了主意。
郁郁的喝了一杯悶酒,重重將來自于王治下生產的’五彩琉璃杯’磕在桌上,他吩咐道:“文若,王識破我謀,其軍強力,我謀不成,當務之急宜當速速南下。汝速去安排皇帝、群臣等離許昌渡江南去,督造擺渡船只之事,更當盡全力。我自坐鎮(zhèn)許昌斷后,以阻王之軍大舉來犯。”
“是,主公?!避鲝獞朁c頭,沒有急著離去,轉而說道,“江南形勢,彧時時思量,終有所獲,主公聽之。”
“文若暢所欲?!辈懿冱c了點頭,雖說是速速,但是也不差這么一小會兒。
荀彧捋著胡子:“今漢帝在我,便是大義在手。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皆為漢室宗親,揚州劉備亦自中山靖王之后。且王勢大,眼看便要據江北,半中國,其屠戮豪族、富戶,不受降,不寬恕,縱不取豪族之人性命,亦有多年勞役之苦,少有人能活過三年。
我等或可假詔以大義相逼,再聯(lián)結懼怕王之豪族,迫劉表、劉璋送上荊、益二州。揚州劉備與王有舊,其麾下亦有徐州、揚州豪族相助,若劉備相機投王,豪族大半必死無疑。我等遣使往說,可使劉備自亂矣。袁術屢戰(zhàn)屢敗,已失民心,我等早與揚州豪族聯(lián)系,今我渡江往攻,大義在手,袁術敗亡正當其時。
如此,主公或能兵不血刃而統(tǒng)江南,巴蜀之地,整飭幾年,訓練士兵,只待糧秣豐足,便可北伐,一統(tǒng)天下?!?
這當然是極其高超的謀略,還是陽謀,就不就范都沒什么影響。因為對于劉表、劉璋來說,他們的統(tǒng)治基礎就在于他們的正統(tǒng)性,是漢室冊封的,還是宗親?,F(xiàn)在半數(shù)江山為王大反賊所得,這是正經的外敵。如果劉表、劉璋二人不同意,那么就失去了大義。
‘大義’的重要性,自然無須多,是法理,是不可逾越的規(guī)矩,是必須遵循的法則,更是師出有名的‘名’。沒有這一點,他們就是非法統(tǒng)治荊、益之地,而且還失去了所謂的民心。如此上無正統(tǒng),下失民心,自然也就完了。
若是他們同意了,自己拱手相讓,那么自然是更加的好,畢竟他們要的就是這樣。
而這件事的前提,就是有王這個威脅極大的大大大反賊,這反賊還得極度仇視豪族,一方面自己培養(yǎng)官吏,一方面屠殺豪族,既是撅根,又是滅種。同時手里還得有個皇帝,再然后還得是當今天下最強大的諸侯勢力。
所以總結下來,就是老曹自己爭氣,再有王的助力,老曹這邊假詔逼迫劉表、劉璋,那邊在以討伐王大反賊這個最大的威脅為由,積極團結江南、巴蜀的豪族,以助他一統(tǒng)江南。
事實上以前的曹操也在這樣做,但是那時候他不強,手里也沒有劉協(xié)這個吉祥物,更加的沒有渡江下江南。
現(xiàn)在由荀彧整理出了一個明確的策略,而且可操作性極強。
老曹郁郁的臉,笑出了一堆的老褶子,哈哈哈十分暢快:“文若大才,此謀正合我意啊……”
說話間,老曹就穿著裹腳布,哈哈笑著離席過來,主動的給荀彧斟酒,又具體的說了一下細則,老曹這才說道:“便依文若之謀,此事全由文若一手操辦。不過如今王逼迫過甚,當務之急在于平安渡江,尚需文若操勞?!?
“主公,彧這便前去安排皇帝、朝臣渡江之事。”
荀彧也不拖沓,喝了酒起身就走。他今年才三十八歲,雖然已經有了孫子,但正是當打之年,老成持重是說他的穩(wěn)重,可不是真的老了不中用。
隨后老曹又找來一幫謀士,開始研究著如何用現(xiàn)有的兵力進行防守,并且穩(wěn)步撤退渡江南下。一人計短,兩人計長,老曹一直都是善于納諫的。
他很有胸襟,相當有格局,這是每一個合格的領導者都具備的品格。沒有容人之量,實在難成大事。這一點上,他的兒子們學的不多。而且也沒繼承老曹的長壽,要知道老曹戎馬大半輩子,一生征戰(zhàn)東西南北,那還活了六十六呢……
老曹這一次被打出了血,長了教訓,更知道惹怒了王,而他又干不過王,最好的辦法自然便是收縮戰(zhàn)圈。于此可以集中優(yōu)勢兵力,同時也方便他進行兵力調動,王的強大超出他的想象,袁紹輸?shù)牟辉H自指揮戰(zhàn)斗。
毫無疑問,老曹堪稱戰(zhàn)術大師。雖然王的軍隊很強大,至今沒有吃過敗仗,但不代表不會失敗。只不過是在真正的野戰(zhàn)中,七千可以頂一萬、兩萬的其他諸侯士兵。
但是打仗從來不是那么打的,老曹上手指揮,那么戰(zhàn)斗就從局部擴展到了全局,每一處都是有聯(lián)系的。他可能會送一些人去死,由此引導著王方面的部隊進行調動,而后集中優(yōu)勢兵力,在局部戰(zhàn)場以多打少,如此一步步的,影響整場戰(zhàn)役的走向。
沒有老曹,各部無法完全配合,有了老曹,全部一盤棋。這才是戰(zhàn)爭的魅力,才是之所以為統(tǒng)帥,所以為軍事家的原因。
“大將軍,曹軍后撤,環(huán)線防御,互為援引。函谷關、洛陽之軍也已退至秦嶺以南。先前一戰(zhàn)的傷亡戰(zhàn)利業(yè)已統(tǒng)計完畢,我軍戰(zhàn)死五百八十六人,傷一千八百三十九。俘虜敵兵一萬五千余,戰(zhàn)馬四千余,兵甲武器,糧草輜重不計,黃忠所斬之將乃于禁,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