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瑯在沈家的宅院里等了三天,終于迎來了進宮的日子,清早起身梳妝,收拾妥當(dāng)之后,便動身進宮。
夏貴妃傳召的不只是她一人,燕瑯進了宮門不久,正同禁軍驗明身份,便見鄭夫人帶著女兒到了,遠(yuǎn)遠(yuǎn)瞧見她,笑著點了點頭。
兩家從前沒什么深情厚誼,但既然同樣仇視夏家,那就是一條船上的朋友。
鄭夫人就她與裴紹義絕之事溫聲寬慰了幾句,末了,又相攜往內(nèi)宮中去,沒走多遠(yuǎn),便見一個領(lǐng)事內(nèi)侍帶著人走過來,瞧見她們幾人,笑吟吟道:“鄭夫人,沈娘子,皇后娘娘得知你們進宮,特意叫奴婢請過去說話呢?!?
燕瑯進宮的次數(shù)少,不知道這內(nèi)侍身份,鄭夫人卻識得,向她點一下頭,示意無礙,笑著謝恩之后,便由那內(nèi)侍引路,往鳳儀宮去。
皇后也是快五十歲的人了,即便妝容再精致,保養(yǎng)再得宜,臉上也不免顯露出歲月匆忙走過留下的痕跡。
大概是因為日子過得不順心,她眉宇間嬴蕩著一股淡淡的苦意,嘴角習(xí)慣性的抿著,看起來異常嚴(yán)肅。
見了鄭夫人母女和燕瑯,皇后略微顯出幾分笑意,吩咐看座之后,先向燕瑯道:“因為裴家那些事情,近日建康議論紛紛,本宮聽人提了幾句,都覺得心下憤憤,你這個身在局中的,怕是更覺難捱,好在還有太子主持公道,總算沒委屈了你們娘仨?!?
燕瑯從這話中感受到了難以掩飾的傲慢,暗暗皺眉,臉上卻感激道:“太子殿下大恩,臣女銘記在心,沈家也不會忘記的。”
“不錯,是個知恩圖報的,總算不曾枉費了太子的一片好意?!?
皇后唇角的笑紋擴散開,滿意頷首,向一側(cè)早早到來的承恩侯夫人道:“這么標(biāo)致的一個人兒,裴紹偏不珍愛,卻要到外邊兒去尋些臟的臭的,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承恩侯夫人心知她這么說并不是真的想為沈蘅主持公道,無非是想借踩夏清嵐的話頭,順帶著貶低夏貴妃罷了,畢竟那倆人是嫡親的姐妹。
她笑了笑,順?biāo)浦鄣溃骸跋募页鰜淼墓媚?,連毒死婆母和兒媳婦這種事都敢做,娘娘便可知他們家教如何了,養(yǎng)出那樣不知羞的女兒,又有什么奇怪的?!?
皇后臉上笑意愈深,就著這個話題跟她們說笑一會兒,卻聽殿外宮人前來回稟:“娘娘,貴妃娘娘宮里來人了,這會兒正在外邊等著呢?!?
皇后聽罷,臉色明顯的陰郁下去,大抵是怕自己避而不見會叫幾個命婦覺得自己膽怯,便沉下臉去,道:“叫他進來回話。”
宮人應(yīng)了一聲,不多時,便領(lǐng)著一個內(nèi)侍入殿。
那內(nèi)侍向皇后見了禮,這才道:“貴妃娘娘傳了幾位夫人進宮,裴家夫人已經(jīng)到了,鄭夫人和沈氏卻是左等不到,右等也不到,再差人一打聽,才知道是到皇后娘娘這兒來了。”
說到這兒,他目光在鄭夫人和燕瑯身上一轉(zhuǎn),眼底飛快的掠過一抹森寒:“貴妃娘娘叫奴婢來傳個話,說幾位不必急著過去見禮,在皇后娘娘這兒用過午膳再去也是一樣的,她有的是空檔,可以慢慢等?!?
他這話看似溫和謙卑,實則暗含鋒芒,鄭夫人和燕瑯都聽懂了,皇后自然也能明白。
她專程傳召這幾人過來,原本就是表明自己的庇護姿態(tài),現(xiàn)下夏貴妃卻公然令人前來傳訊,話里話外都是那么躲得過初一,也躲不過十五的意思,如此張揚跋扈,豈不叫人覺得皇后無力彈壓妃嬪,管束后妃?
皇后眉宇間閃現(xiàn)出一抹怒色,毫不客氣道:“你去回稟貴妃,鄭夫人和沈氏是本宮的客人,今日怕是無暇前去見她,左右夏夫人和夏二娘已經(jīng)到了甘露殿,叫她好生寬慰自己母親和妹妹便是,別想些有的沒的!”
內(nèi)侍滿臉恭謹(jǐn)?shù)牡拖骂^,語氣卻為難,隱約帶著幾分諷刺:“皇后娘娘的話,奴婢自然遵從,貴妃娘娘也不敢不從,只是今日陛下在甘露殿,也說是想見一見鄭夫人和沈娘子,叫久等著,可不是那么回事兒啊。”
燕瑯垂著眼坐在一側(cè),悄悄看了皇后一眼,果然見她面孔有轉(zhuǎn)瞬扭曲,端著茶盞的手背更是青筋崩起。
系統(tǒng)忍不住道:“夏貴妃要是在這兒,一定會被憤怒的皇后變成手撕雞的!”
燕瑯差點沒忍住笑出聲,死命給忍下了,否則在夏貴妃變成手撕雞之前,皇后一定會叫自己好看。
她低下頭去,遮掩了情緒,皇后強忍著怒氣,將手中茶盞擱下,卻聽殿外再度有人回話:“娘娘,太后娘娘在秋月樓設(shè)宴,請您和鄭夫人、沈娘子過去呢?!?
皇后不易察覺的松了口氣,斜了夏貴妃宮中的內(nèi)侍一眼,冷哼道:“知道了,退下吧?!?
那內(nèi)侍臉上笑意破碎了一瞬,旋即又恢復(fù)如常:“既如此,奴婢這就去向陛下和貴妃娘娘回話了?!?
皇太后是皇帝的生母,只是這些年來不再管事,但鄭家畢竟是她的母族,鄭夫人也是她的侄媳婦,夏貴妃有意對她們動手,她怎么也不可能不管的。
皇太后年歲與裴老夫人相當(dāng),眉宇間卻仍舊能看出年輕時候的清麗影子,叫燕瑯過去說了幾句場面話,這才喚了鄭六娘近前,和顏悅色的囑咐了幾句。
燕瑯之前在皇后那兒也曾經(jīng)聽承恩侯夫人提起,鄭家這位六娘子是要嫁入皇家做皇子妃的,只是究竟是嫁給哪一個皇子,便有所不知了。
她們一家人說話,燕瑯自然不會不識趣的往前湊,無聊的跟系統(tǒng)磨了會兒牙,卻聽樓外內(nèi)侍傳話,道是皇帝與夏貴妃相攜前來。
燕瑯偷眼去看皇太后,便見她臉上明顯的閃現(xiàn)出一抹不快,隱約猜到她怕也不待見夏貴妃,旋即便隨同眾人起身,向皇帝和夏貴妃見禮。
夏貴妃得寵多年,固然有心思機敏,會哄皇帝開心,又幫著他引薦僧道的原因在,但本身的容貌亦是一大助益。
燕瑯見過夏清嵐,平心而論,她容色已經(jīng)算是出眾,但在夏貴妃這個長姐面前,便是路邊小野花跟國色牡丹的區(qū)別了。
夏貴妃生就一張明艷逼人的面龐,眼波流轉(zhuǎn),顧盼神飛,華裳裹住了略顯豐腴的身子,腰肢卻是盈盈一握,著實美貌。
燕瑯情不自禁的向系統(tǒng)咂舌道:“這小娘們兒,長得還挺好看!”
系統(tǒng)作為一個跟人類有生殖隔離的生物,反應(yīng)反而沒那么激烈:“還行吧?!?
“什么叫還行?”燕瑯奇道:“這還不夠好看?”
系統(tǒng)想了想,說:“你知道她是怎么死的嗎?”
燕瑯驚了一下:“怎么死的?”
“被你兒子一刀殺了,”系統(tǒng)說:“沈啟攻入建康,夏貴妃為求活命,主動向他獻媚,然后就被殺了。”
“哇!”燕瑯驚嘆道:“老大可真能狠得下心來。”
系統(tǒng)哼道:“你也是做過皇帝的,倆人又有仇,易地而處,你殺不殺?”
燕瑯憐惜的看了眼夏貴妃的傾城之貌,然后說:“殺!”
系統(tǒng)道:“這不就得了?!?
他們倆在這兒嘰嘰歪歪的時候,夏貴妃已經(jīng)用那雙嫵媚的細(xì)長眸子打量了燕瑯一遍,道:“沈娘子,你可知我今日請你們?nèi)雽m的緣由?”
燕瑯落落大方道:“敢請娘娘賜教?”
夏貴妃嬌嬌嬈嬈的撫了撫鬢邊金釵,含笑道:“都說是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這兩日裴家遭的難也夠多了,本宮便想著叫你們來,當(dāng)面把話說開,免得日后走動起來別扭。”
“陛下,”說完這話,她扭頭去看皇帝,媚眼如絲:“您說是不是?”
皇帝年過五旬,酒色過度,早就掏空了身子,眼下青黑,看起來精神有些不濟,他搭著夏貴妃的手,笑道:“貴妃善識大體?!?
裴老夫人染病,人都起不來床,裴家來的是二夫人韓氏,她似乎早就跟夏貴妃達(dá)成了共識,待她說完,便站起身,哽咽垂淚道:“蘅娘,之前的事情是委屈了你,但畢竟都過去了,裴家也給了你交待,再說什么一刀兩斷的話,未免也太絕情了,那兩個孩子畢竟是裴家的骨血,父子骨肉之情,哪里能斷的開?”
燕瑯聽出她話中深意,無非就是想用兩個孩子重新將她綁到裴家的戰(zhàn)車上,只是她們到底是哪里來的自信,叫別人連害命之仇都忘記,去跟她們重歸于好?
“裴二夫人,請你叫我沈蘅。蘅娘是親近之人叫的,你并不在此之列。”
韓氏不意她這般不客氣,聽得神色微僵,正不自在的時候,卻見燕瑯神情淡漠道:“圣人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夏氏跟裴紹想害我是真,想侵吞我的嫁妝是真,想要我的命更是真,現(xiàn)下他們伏法,我便該摒棄前嫌,跟裴家重歸于好?你聽說過受害者事后跟殺人犯往來走動,成了親戚的嗎?”
她一掀衣擺,跪到皇太后面前去,聲辭懇切道:“太后娘娘,我嫁與裴紹十幾年,為他生兒育女,操持家事,從來沒有越矩的地方,可是他呢?為了一個不知廉恥與他私通的女子,要害我性命,好給那女子騰位置。他這么做的時候,可曾顧及到夫妻之情?可曾顧及到我與他的兩個孩子?于我而,裴家已經(jīng)成了傷心地,此生都不愿再度踏足,說一句各自安好,便是最大的寬仁了?!?
皇太后也是正妻,昔年為皇后時,也是在后宮的腥風(fēng)血雨中走過來的,身份所限,她先天就會同情遭受丈夫和那些鶯鶯燕燕欺凌的正室,更不必說裴紹勾搭的女人還是夏貴妃的妹妹。
“你又沒有錯處,跪下做什么?起來?!?
宮人忙近前去將燕瑯攙扶起身,皇太后則是淡淡一抬眉,道:“夏貴妃。”
夏貴妃款款起身,道:“是。”
皇太后轉(zhuǎn)著手里的佛珠,目光鋒銳不減當(dāng)年,一指不遠(yuǎn)處的夏夫人,道:“如若哀家現(xiàn)在賜死你母親,你能不哭不鬧,心平氣和的侍奉哀家和皇帝,直到你死的那天嗎?”
夏貴妃聽得玉面微白,皇帝也微微加重了聲音,道:“母后!”
“哀家是問夏氏,”皇太后同樣抬高聲音,態(tài)如雷霆:“不是問皇帝!”
周遭人噤若寒蟬,都低下頭,不敢作聲,皇帝嘴唇動了動,到了也沒再說什么。
當(dāng)日裴家之事鬧出來,夏貴妃失了姑母,更失了嫡親的胞妹,連帶著另一個妹妹也被休棄,母家顏面掃地,作為夏家的女兒,她豈能善罷甘休?
而這一切的根源,無非就是沈蘅!
她不死,怎么告慰妹妹和姑母的在天之靈?!
夏貴妃入宮幾年,何曾吃過這樣大的虧,即便早年因百官彈劾,被廢棄出家時,享用的也是貴妃品階的待遇,今日傳召那幾家命婦前來,就是為了替妹妹和姑母張目。
她不想跟沈蘅講道理,也不屑于跟她說那些是是非非,她只知道一點,沈蘅必須死,鄭家也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夏貴妃知道,此事若是事成,朝野間立時便會興起又一輪的彈劾,皇太后也會因母家而見罪于她,可那又怎樣?
她撫著自己還未顯形的肚腹,微微笑了起來。
有這個孩子在,皇帝一定會保住她,至于所謂的百官彈劾,就叫他們彈好了,被罵上幾個月,難道會掉一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