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大逆不道,張如頤這樣的就是。
聽著他嘴里說的那句話,在場所有人都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什么叫女皇如果還活著的話,這句話什么意思,難道女皇死了?
“現(xiàn)在的情況,各位大人都瞧見了,該怎么做,想來也清楚,愿意歸順新皇的,曾經(jīng)的一切恩怨,本宮皆可既往不咎?!?
這次開口的是太妃,也就是鳳臨的生父,這一次的起兵造反,同樣是他謀劃的。
原本在他看來,這皇位就該是屬于他兒子的,只是因為女皇早逝,所以才讓年長的鳳曌占了這個便宜,現(xiàn)在他只是物歸原主,把東西給要了回來。
而鳳曌白白占了他皇兒那么多便宜,也活該她用她之后的壽數(shù)來償還。
這些話,算是將他這些年的狼子野心徹底剖析了。
“你們怎么敢,女皇可是在邊關(guān)打仗啊,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女皇一旦身亡,對局勢會有什么樣的影響,要是赤女族打進來,別說皇位了,就是天凰國都沒了?!?
一個年邁的老臣對著太妃等人說道,面色難看。
先帝給鳳曌留下來的,也不全是庸碌之臣,也有一部分人,忠君愛國,明辨是非。
“邊關(guān)不是還有晏北天嗎?如果擋不住赤女族軍隊,那就讓她以死謝罪,再說了,赤女族不是一直想要我天凰嫁與皇子和親嗎,到時候只要和談了,這仗自然也就停了。”
年幼的鳳臨不覺得這是什么大事,驕縱地說道。
幾個跪坐在殿中的大臣聽了這段稚氣的回答差點被氣吐血,如果凌天關(guān)真的破了,那必然是晏北天已經(jīng)戰(zhàn)死了,哪里還需要什么以死謝罪,更何況赤女族的野心,真的是和親就能解決的嗎?
一百個一千個鳳臨,都比不上一個鳳曌女皇,這樣的人還想做天凰國的皇,是老天覺得她們天凰氣數(shù)將盡嗎?
“我給你們一炷香的時間考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大家,好好想想?!?
張如頤看著這些階下囚,尤其是劉霖等人,笑著說出這段話,在那些人恨不得活吃了他的眼神中,張如頤居然感到了一種由衷的暢快。
這就是權(quán)力的滋味,真好。
“張贏、蘇泉......”
幾個忠心的老臣指著那些參與謀逆的大臣:“你們犯上作亂,一定不得好死?!?
“呵呵,你們還是先顧好自己吧,成王敗寇,這天下,已經(jīng)是新皇的了?!?
張贏,也就是張如頤的生母此時站在群臣最上首的位置,她的兒子馬上就要成為鳳君了,而她作為攝政大臣,將會帶領(lǐng)張家走上巔峰。
暫時的罵名又算得上什么,史書,是勝利者撰寫的。
“德卿哥哥,我一直都是效忠你的?!?
劉霖身后站著的幾個君妃走到了另一邊,還討好的朝著張如頤笑了笑,同樣的,那些被虜來的大臣也有一部分為了保命,站到了張贏等人的身后。
孩子的哭鬧,男眷的小聲抽泣,宮殿內(nèi),頓時就變得亂哄哄的。
“時間到了,既然你們想要做忠臣,那就陪先皇去吧?!?
張如頤看著站到劉家人邊上的劉霖,以及和劉家同仇敵愾不愿意歸降的大臣,露出一絲猙獰的笑容,當即就請示了一番太妃,讓他下令將這些人全部就地斬殺。
“孤的德卿,好生威風。”
一聲清冷的聲音壓抑著憤怒,從殿外傳來,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忽然間散開,張如頤口中應(yīng)該死去或是即將死去的女皇,就這樣完好的出現(xiàn)在眾人的面前。
同一時間,一支不知道何時出現(xiàn)的黑甲軍包圍了整個宮殿,而原本鳳臨帶來的那些人,有一半調(diào)轉(zhuǎn)槍頭,將武器對準了他們的同伴。
一瞬間,場上的局勢就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鳳曌?!?
張如頤胸口悶疼,只覺得喉嚨一股腥甜的味道,當即腿一軟,跪坐在了地上。
她不是遇刺了嗎,怎么活著回來了?
完了,一切都完了。
*****
“聽說了嗎,晏大將軍已經(jīng)帶著一支大軍歸來了?”
“聽說了,據(jù)傳鳳君也一塊得勝歸來了?!?
六月天,都城顯得比任何時候都要熱鬧,處處張燈結(jié)彩,也不知道有什么好事發(fā)生。
說起來,這段時日,天凰國還真發(fā)生了不少大事。
首先就是皇女鳳臨勾結(jié)張德卿試圖在女皇御駕親征的時候起兵造反,還試圖行刺女皇陛下,最后被女皇及時制止。
整整一個月,國都之內(nèi)多少達官顯貴被抄家,玄甲軍終日在街頭巷尾出沒,人心惶惶。
這一次造反落敗,將朝堂之上的勢力進行了一波大換血,先皇留下的舊部多數(shù)都折在了這次的造反中,女皇扶植的新勢力迅速填補空缺上位,現(xiàn)在朝堂之上,也是一番嶄新的氣象。
張家被判滿門抄斬,張德卿作為女皇的男人,同樣罪不可恕,只是給了他一個體面的死法,賞了他一根白綾,留了全尸。
至于鼓動造反的太妃同樣如此,而鳳臨作為皇女,僥幸留下一名,卻被終身禁錮在皇陵之中,任何人不得探望。
第二件大事,就是膠著了八個月之久的凌天關(guān)之戰(zhàn),終于結(jié)束了,天凰國大勝,一路打到了赤女部落的皇城,赤女族的皇室也在這一次押送進京的人員之內(nèi)。
至于當初殘殺凌皇子的赤女族新王以及王妃,在赤女族城破的當天,就被就地斬殺了,祭旗以告慰凌皇子的在天之靈。
而這一場大戰(zhàn)中,讓人最意想不到的大功臣,居然是鳳君和他率領(lǐng)的那支男子軍。
當時赤女族使詐佯攻另外兩關(guān),還營造出一種軍隊數(shù)量磅礴的假象,而守在凌天關(guān)外的赤女軍人數(shù)不斷縮減,攻城的頻率也越來越低,晏北天一時不查中了算計,和副將分別帶領(lǐng)四萬精兵支援另外兩城,就在大軍離開的第三天,赤女一族所有精銳出動,強攻了凌天關(guān)。
這時候,還是晏褚?guī)е侨耗凶榆娬剂顺鰜?,?lián)合關(guān)內(nèi)剩余的軍隊,一直死守,撐到了察覺中計的晏北天的歸來。
尤其是他站在城墻之上射中赤女族主將的那一箭,英勇神武的姿態(tài)被在場許多天凰國的兵將記住,并且在之后的日子里,廣為流傳。
不僅如此,在幫忙守住了凌天關(guān)之后,晏北天調(diào)整了布局,趁赤女族的兵力都集中在凌天關(guān)外事,讓原本駐守在嘉陵關(guān)和鎮(zhèn)海關(guān)女兒帶著大半兵力主動開城門,從后方包圍了赤女族大軍,用逆向思維打了她們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