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人迷信。今日全家出動既是為謝恩德,臨出門前,唐老爹又吩咐兒子放了一串炮竹。
村人見他們聲勢熱鬧,詢問有什么好事。唐李氏笑瞇瞇答了來龍去脈,大家都唐小山大難過后必有后福,謝謝救命恩人也是應當?shù)?,圍著了幾句,也不耽誤他們,俱都散開了。
一家人出了村,過了江上的橋,走在去周家村的土道上。沿路多是他們看慣的禾田,偶有幾畦菜地,油菜新發(fā)的黃燦燦花穗迎風招展。一家人笑笑,小半個時辰很快過去。
唐大山拉著板車,板車上除放了做的禮物,還坐著唐周氏和唐桃桃?;仡^見了唐李氏走著路不時扶一下腰,唐大山就趕緊停住腳步,勸他娘也上車坐著。
“沒事,娘走得動,”唐李氏推辭,“你拉著一車東西,也重得慌?!?
“哪能呢,我力氣大著呢,”唐大山道,看自己婆娘和妹妹走得久了,繡鞋上都沾了塵土,也讓他們上車,“咱家的婦孺全坐上車,我都拉得動?!?
唐荷笑,悄聲打趣身邊的唐宋氏,“我哥這是心疼嫂子呢。”
唐宋氏假裝嗔怪地白她一眼,趕忙幫著勸唐李氏,“娘,這道還長著呢,路走多了您腰疼,大山一把子力氣,讓他拉沒事?!庇謴男渥永锾统鍪峙两o男人擦擦額上的汗,柔聲道:“我不用坐車,我跟在你旁邊走著就行?!?
哎喲,這現(xiàn)眼樣。唐李氏撇撇嘴。唐荷忍笑,跟車上一直笑瞇瞇的唐周氏對一下眼,兩人俱都不話。
“他娘,孩子讓你坐你就坐吧?!碧评系?。他自己做慣重活,走了這許多路,連滴汗都沒流。
唐小山年少活潑,一路撒歡兒跑,一點不見累,采了路邊的野花,跑來獻給唐荷,“姐,花好看不?要不要我給你做個花環(huán)?”
唐荷還來不及話,唐李氏先罵了小兒子,“你個皮猴就沒消停的時候!這是要去你表舅舅家,你姐頭上戴個野草環(huán)能像樣不?”
“是花環(huán),哪里是野草了?”唐小山咕噥,到底沒敢再亂跑,安安分分的只是走路。
唐荷失笑,接過弟弟手里的花束,摸摸他的頭,權(quán)當安慰他。
眾人又走了小半個時辰的路,水田見少,旱地多了起來。地里多種了花生、紅薯等物,也有種了甘蔗的,有農(nóng)人正忙活著掰蔗衣。
“自家種甘蔗,那不是天天都能吃著?”唐小山看得眼饞,“咱家要是也種就好了?!?
“傻小子,水田比旱地好處要多?!碧评系?,“這甘蔗一年就收一回。咱的水田一年種兩季水稻。閑了還可以辟做菜地,能種的瓜果種類也多。咱地里結(jié)的甜瓜、西紅蜀,你不也沒少吃?”
“可是咱家不能種花生,花生剝了殼炒仁,”唐小山響亮地吸溜一下口水,“咯嘣香!”
“這皮猴就是眼饑,盡瞅著吃的,”唐李氏取笑兒子,“真給他做旱地的活,大太陽天掰蔗衣,汗水流到被蔗衣割破的傷口上,又癢又疼,看他叫不叫苦?!?
“孩子還小,沒知道好歹,”唐周氏也幫腔,“當初我從周家村嫁到老唐家,哎喲覺得水田真是好,地里肥,出息多,除了定頭日子趕趟收割插禾,旁的時候活兒也沒有旱地累。”又忍不住對小輩感慨,“小山你以后好好做活,身后多的是紅火日子。你跟你哥是趕上好時候了,你爹娘給你們掙下了多少水田喲!”
談話間已經(jīng)望見周家村的村口。車上坐著的唐周氏略有些激動,屢屢扯了袖子揩眼角,絮叨叨地跟大家當年如何如何。
進了村,唐大山因送過周南生,已經(jīng)認識路,也不用唐周氏指點。反而是老人,東瞅瞅西看看,口里“變了,變了,認不出來了?!?
道上遇到的人也多是不認識的,只是好奇瞧著他們一家,猜測是誰家的親戚。偶有一兩個上了年紀的老頭,與唐周氏彼此打量許久,才恍然大悟道:“這不是周家的七妞嗎?”又呵呵笑著道,“七妞變老了?!?
唐周氏在板車上與老頭打招呼,聞點頭認同,“你蒙大頭還要老,你看我還有幾根黑頭發(fā),你那頭發(fā),不就跟蠶繭抽出的絲一樣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