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衿身為命婦,初一十五都要進(jìn)宮向太皇太后與兩位太后請安,帝都這么些命婦,大部分是走個過場,何子衿四品恭人,排在末尾。謝太皇太后倒還記得她,特意同她說了兩句話,“多年不見,你倒并未大變,依稀還是舊時模樣。”
何子衿恭敬道,“先時給娘娘請安,臣婦還未嫁人,如今就要做婆婆了?!?
謝太皇太后溫聲道,“做婆婆有做婆婆的好,兒媳婦孝順,將來孫子孫女滿堂,亦是福氣。”
何子衿連忙稱是。
謝太皇太后就問起她家在北昌府的事來,何子衿說些北昌府的氣侯飲食,當(dāng)?shù)仫L(fēng)土人*情,尤其贊北昌府冬天雖冷,卻是有各種游戲,冰上玩耍,或是在暖暖的屋里煮茶烤火,反正何子衿嘴巧,何況她說的又頗是些有趣之事,謝太皇太后聽的挺高興。蘇太后亦道,“以前嘗聽人說北昌府苦寒,要不是聽江恭人說,都不曉得是這般物產(chǎn)豐饒,民風(fēng)開闊之地。”
曹太后淡淡附和兩句。
謝太皇太后笑道,“你我亦算舊識,以后閑了,只管進(jìn)宮來說說話。”著人賞了六匹時興宮緞給何子衿,便令她退下了。
蘇太后見狀,也賞了江恭人四匹。
曹太后笑道,“我不敢與姐姐比肩?!辟p了兩匹。
何子衿恭敬的一一謝了賞,就帶著一車料子回家去了。
余幸杜氏見大姑姐進(jìn)宮一趟得一車賞賜,頗是驚嘆,何子衿笑道,“少年來帝都時,有幸給太皇太后請安,不承想太皇太后還記得我,賞了我?guī)灼ゾ勛?,也是沾太皇太后的光,兩位太后娘娘也賞了幾匹。你們一人一匹,見者有份?!?
二人客氣一二,都謝過大姑姐,一人選了一匹。何子衿又挑了匹鮮亮的給了宮媛,心下想著,另外給沈老太太送了兩匹,舅媽江氏一匹,另外四匹,舅舅家的幾位表弟媳一人一匹,何子衿一匹沒留,都打發(fā)了出去。
她,她主要是自己還有好些料子呢,這些料子,一年有一年的花樣,何子衿愛存珠寶字畫,衣料就算了,都是時有時穿的。故而,就給弟妹表弟妹的做個人情。
余幸還打聽了一回太皇太后身體可好的話,她與太皇太后是親戚,對太皇太后一向關(guān)心。
何子衿雖得了一車東西回家,心下卻不是很安心,她倒不是沒見過緞子,何子衿也不是財迷,可就曹太后那話“我不敢與姐姐比肩”,何子衿不曉得曹太后是與蘇太后不睦呢,還是怎么回事。何子衿覺著,這話說的真沒水準(zhǔn),事兒也辦得水準(zhǔn)一般,何子衿以往都不認(rèn)得曹太后,自然不可能跟曹太后有什么不對付。曹太后這么摳摳索索的,總不是針對她,于是,何子衿暫時得出兩宮不睦的結(jié)論。
至于謝太皇太后,這位娘娘的心思,沒人能看出來。
先時,何子衿與阿念都覺著,有先時曹太后給先裝貴妃送湯水的事,這位娘娘必然不會支持大皇子繼位,可結(jié)果,“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這話是從謝太皇太后嘴里親口說出來的。
用阿念的話說,“當(dāng)時聽到這句話,我都以為是突然沒聽清,或者幻聽了呢?!?
可這話,的確是謝太皇太后說出來的,這位娘娘,親自扶持皇長子繼位。
哎,想到皇家這一團(tuán)亂麻,何子衿就覺著,離皇家越遠(yuǎn)越好。
何子衿給阿念提個醒,她爹這眼瞅著任期將至,讓阿念同阿冽商量著,早些走走關(guān)系,把她爹調(diào)回帝都來才好。
阿念心里惦記著這事兒呢,先同阿冽找義父沈素商量了,沈素在帝都二十幾年,想了想,指點郎舅二人去走一走小唐總管的關(guān)系。
江家這些年,與唐家的關(guān)系就沒斷,阿念自然認(rèn)得小唐總管。
小唐總管任內(nèi)務(wù)司總管,說來也是正二品大員,其人雖未入閣,但背景很不一般,他爹老唐大人是做過先帝首輔的。再說門第顯貴,說來老穆家怕也比不上唐家,老穆家頂多就是出了幾任皇帝,而人唐家,據(jù)說千百年前,出過神仙。
還有一傳聞,說是老唐大人當(dāng)年爭首輔之位,當(dāng)時與老唐大人競爭的是太宗皇帝的老臣秦老尚書,老唐大人論資歷略遜于這位老尚書,結(jié)果,老唐大人硬生生奪得首輔之位。那么,怎樣在首輔之爭中獲勝了呢?傳說是小唐大人給自家神仙祖宗燒了半個月的香,說是神仙祖宗保佑,于是,秦家出了些不雅之事,秦老尚書灰頭土臉下臺,老唐大人就任首輔之位。
說來,唐家的神仙祖宗,何子衿都不陌生,當(dāng)初阿念與他爹科舉,她與何老娘到州府神仙宮燒香求庇佑,那神仙宮里供著的神仙,就是姓唐的,便是唐家那位傳說中的神仙祖宗。
總之,唐家頗是有歷史的家族。
但要說小唐總管這人,雖是高官,卻從未在六部任職,正二品內(nèi)務(wù)司總管官階雖高,卻不比六部九卿權(quán)柄赫赫??烧l要說這朝中還有比小唐總管更面熟兒的,蘇參政他爹蘇尚書都要略遜一籌。
無他,小唐總管雖然做官做學(xué)問的本事有限,但他人脈非同一般啊。前些年過逝的江北嶺大儒,是小唐總管他師爺,那他師傅是誰呢,今吏部尚書李樵。對了,小唐總管還有位同門師叔,便是在江南主持海港事宜的的壽宜大長公主的駙馬歐陽鏡。而歐陽鏡呢,便是江家在北昌府時今北昌府巡撫李巡撫的小舅子,李巡撫的夫人李夫人娘家姓歐陽,李夫人正是這位歐陽駙馬嫡親的姐姐。小唐總管還有一位同門師弟,便是如今駐守西寧關(guān)的端寧長公主的駙馬忠勇侯彭侯爺。
所以,小唐總管自身平平,但有這么些顯赫人脈,縱觀滿朝上下,人們都是寧可得罪韋相,也不想得罪他的。
而且,倘別人有小唐總管的出身,人脈,還不為當(dāng)權(quán)者所忌???
小唐總管不是,這位總管大人,據(jù)說十五歲就跟著仁宗皇帝和太皇太后學(xué)當(dāng)差了,在王府一住多年,完全就算這倆人看著長大的,后來小唐總管成親,這親事,當(dāng)年還是太皇太后給做的媒人。據(jù)說,太皇太后看他跟看親兒子一般。
而且,他能做到內(nèi)務(wù)司總管,可見深得皇室信任。
沈素這些年在帝都,與小唐總管早便相識,倆人這些年的交情。沈素與阿念阿冽道,“吏部李尚書一向為人冷淡,尋常人想說情走門路,再不成的。他唯與小唐總管相近,倘有小唐總管幫著說情,這事就十之八*九了。”姐夫只是想調(diào)回帝都,又不是要做什么高官。這事當(dāng)不難操作。
阿念做這些年的外任官,亦有些官場經(jīng)驗,就同義父道,“岳父如今是正五品,并非高官,這樣的調(diào)任,還會驚動尚書大人么?”要按阿念的意思,能走侍郎的門路就走侍郎的門路,李尚書他見過,也聽聞這位尚書大人不是很好說話。
沈素道,“吏部正管三品以下官員升遷變動,要說以往倒無妨,侍郎那里操作一二便好。只是,你一來帝都就任皇子師,李尚書倘不知曉這些關(guān)系,他也不會做這些年的吏部尚書了?!?
阿念聽義父這樣說,就與阿冽決定去走一走小唐總管的門路。
可這走門路,總得帶些禮物過去,小唐大人吧,還真沒什么特別愛好。女人,小唐大人家里只有一妻,無妾。金銀,端看小唐大人的出身,也曉得這位大人不缺錢啊。字畫,據(jù)說小唐大人年輕時就不喜讀書。最后還是沈素說,小唐大人偏愛玉石,而且,沈素說了,一個人去就行,這種走門路的事,人越少越好。
最后,就是阿念去的。
阿念現(xiàn)在做帝師了,面子比較大些。
阿念送小唐大人一對蓮花白玉盞,那玉,乃上等白玉,內(nèi)生雅光,唯蓮花瓣的尖尖上帶一點薄紅,若美人腮,若胭脂雪,十分精巧可人。小唐大人一見就先賞鑒一番,雖然這玉盞不錯,小唐大人心下十分清明,與阿念坐下說話,道,“阿念你帶禮過來,肯定是有事相求。我內(nèi)務(wù)司與翰林院,并無甚干系啊?!?
阿念便將想把岳父調(diào)回帝都的事說了,阿念道,“岳父在北昌府十幾載為官,兢兢業(yè)業(yè),不敢說辛勞。如今我們做子女的都回了帝得,就兩位老人家與太岳母依舊遠(yuǎn)在北昌府,心中十分牽掛?!?
小唐大人就明白了,想了想道,“要擱別人,我是不理的,不過你不一樣,我倒可以幫你向我?guī)煾嫡f一說,只是不知你岳父調(diào)回來,想任何職呢?”
阿念連忙道,“只要調(diào)回帝都,有什么職司就任什么職司,岳父一向恬淡,與世無爭?!?
聽這話,小唐大人還比較滿意,認(rèn)為江念還算有分寸,便應(yīng)了這事,東西卻是沒收,過兩天回復(fù)阿念,“白叫我?guī)湍銌?,太后,啊,不,太皇太后已?jīng)交待我?guī)煾盗?,說何大人在北昌府這些年頗為不易,任期到時讓他回朝任職呢。”悄悄將何恭的新職位打聽出來告訴了阿念,鴻臚寺少卿,從五品。
阿念回家與子衿姐姐道,“只看太皇太后行事,就非常人啊?!比思叶枷肽闱邦^去了。謝太皇太后特意交待吏部,自然不是因為何家,何家一介寒門,還不夠太皇太后看的。太皇太后如此,無非是關(guān)照阿念罷了。而且,倘阿念不去唐家走動,怕是根本不會曉得此事,這等施恩不欲人知的手段……阿念越發(fā)本分,就是給陛下講書時,也是只管盡先生職責(zé),將書講好也便罷了。
在翰林院,更是對上恭敬,對下關(guān)愛。
便是有槽,也只在家吐,只與子衿姐姐一人說。
阿念如此謹(jǐn)慎行,連謝太皇太后都與李尚書道,“江侍讀此人,倒不枉先帝待他這一片心?!?
李尚書亦道,“是個謹(jǐn)慎人?!?
阿念這種話不多說一句,路不多走一步的謹(jǐn)慎似乎令謝太皇太后很滿意,或者是何子衿真的入了太皇太后的眼緣,反正吧,除去初一十五的命婦按例請安,一月總有兩三回,太皇太后會宣江恭人進(jìn)宮說話。一時,江恭人入得太皇太后眼緣之事,不說滿朝皆知吧,消息略靈通的人家也都曉得了。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