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直軍來說,要想擺脫控制,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效仿奉軍,也建立起一套獨立的軍工產業(yè)!
不過要做到這點,勢必登天還難,列強都會死死盯著的,不會再給吳佩孚發(fā)展工業(yè)的空間。奉軍是因為抓住了一戰(zhàn)的機會,再加上張廷蘭的提前布局,才到了今天,這個成功根本不能復制。
張廷蘭把自己的算盤解說了一下,打消了孫烈臣的疑慮,然后又說道:“其實軍火也是一種商品,而且是利潤最豐厚的商品,奉軍的幫助也不是沒有代價的。直軍需要雙手奉上大把的銀子,需要打開關內的市場,這等于是利用直軍的財富發(fā)展軍工,利用關內市場,完善工業(yè)體系。兵工廠不過是龐大工業(yè)體系上的一環(huán),有了聊勝于無,不過想只憑著一個廠子就扭轉乾坤,根本沒有這個能力!”
其實列強用來控制中國的手段之中,軍售和貸款都是最重要的籌碼,只要用好了,就能影響各個勢力之間的平衡,張廷蘭已經看透了這點。軍火貿易是軍閥之間難以避免的東西,索性就讓奉軍的軍火,替代列強的產品,把這塊利潤拿到自己的手中。
而且奉軍也可以靠著軍事合作,影響全國的局勢。張廷蘭一直有志外東北和外蒙,奉軍很快就要大舉北上,張廷蘭不求關內能給自己收復故土提供什么幫助,但是至少不能拖后腿。
吳佩孚心里頭還有著民族氣節(jié),不會在這種大事情面前添麻煩,避免背后捅來的刀子。張廷蘭把這些考慮說清楚了,孫烈臣和張廷樞也都被徹底說服了。
“拙,看來你早就權衡清楚了,反倒是我們魯莽了,你下一步又準備怎么走呢?”
“自然是拿下察哈爾和綏遠,這是咱們向直系討得好處,他們總不能拒絕吧!”
吳佩孚從承德返回之后,直接找到了曹錕,此時曹錕剛剛和直系的眾將發(fā)表了聯名通電,逼迫段祺瑞下臺。一看到吳佩孚回來,他也是喜出望外。
“子玉,情況如何?”
“大帥,比想象的還好,張拙出手很大方,愿意提供很多重要的裝備!”吳佩孚說著就把此行的經過,雙方談論的內容都告訴了曹錕。
曹錕聽完之后,卻沒有那么高興,臉上還有一些不渝:“子玉,察哈爾和綏遠兩地都交給了奉軍,豈不是讓他們如虎添翼么,而且這種事情我也沒法做主??!”
“大帥,奉軍能消滅徐樹錚的三萬大軍,沒有直接插手關內,已經很出乎意料了,還想限制他們,也要看看手上的籌碼啊。這次倒段,也是我們首倡的,憑什么不能做出?”
曹錕一看吳佩孚眼珠子瞪圓了,他也有了一點底氣,急忙說道:“子玉,大家伙都推舉馮國璋出任大總統(tǒng),但是別的職位如何瓜分卻沒有商量好?!?
“不用商量,北京政府暫時交給馮國璋沒問題,但是直魯豫三省巡閱使必定是您的,誰也搶不走。我現在就帶著第三師的部隊北上京津,張廷蘭已經答應將重炮給我運過來,我看誰敢不同意,就用大炮轟平了他!”
吳佩孚是曹錕最倚重的干將,他的這番話,終于讓曹錕找到了信心,就按照吳佩孚說的辦,該是自己的誰也搶不走,況且和奉軍聯起手來之后,得到的大批武裝,正好能強化手下的子弟兵。在北洋這個圈子里頭,最后還要看拳頭,誰的拳頭大,誰就有道理。
“子玉啊,你說的太好了,現在咱們就起兵進京,看看誰敢攔著!”
曹錕和吳佩孚親自率領著第三師,從保定出發(fā),通過京漢鐵路,直接趕到了北京城,憑著強大的武力為后盾,曹錕也格外的硬氣,吳佩孚更是帶著軍隊直接進京,帶頭沖到了總理府。
老段本來還想死賴著不走,但是一看吳佩孚帥軍殺來了,老段只能含恨出走,跑到了天津的公共租界,躲了起來。
驅逐了老段之后,吳佩孚又逼著徐世昌下臺,然后迎請馮國璋出任大總統(tǒng)。老馮到了北京之后,也不能不感激曹錕和吳佩孚,因此新上任的第一道總統(tǒng)令,就任命曹錕出任直魯豫巡閱使,節(jié)制三省。同時又任命張廷蘭出任蒙疆巡閱使,統(tǒng)管東北和西北的邊務,所轄部隊被授予邊防軍的正式番號。(未完待續(xù)。。)
ps:雙倍月票了啊,小的加更一章,拜求一下票票。另外還要感謝凌虛上人的萬賞,小的作揖拜謝了……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