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太出乎意料了,夏寒居然和德軍總司令搭上了關系,一下子就打開了和德國合作的大門,堪稱首功一件,一定要好好的獎勵。”楊宇霆笑著說道。
張廷蘭也十分高興,以前趁亂弄一點機器,那是一錘子買賣,但是一旦確定了長久的合作關系,能夠得到的好處就源源不斷了。
縱觀近代史,中國能弄到的好東西,多數都是從德國來的,比如定遠和鎮(zhèn)遠軍艦,漢陽鐵廠,鞏縣兵工廠,在后來還有大名鼎鼎的德械師。另外德國還曾經在青島建立一所理工科大學,這在列強之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英美等國的教會學堂都是教授文科一類的,能夠開設醫(yī)學法律之類的,就算是綜合性大學了。究其原因也不難理解,英美等盎格魯撒克遜人做的斷子絕孫的缺德事太多了,他們非常忌諱后起國家走上工業(yè)化的道路,因此千方百計的限制,這一點在后世更加變本加厲。
至于德國人道德負擔并不沉重,故此可以提供更多的好東西。特別是一戰(zhàn)結束之后,德國失去了膠州灣,反倒是消除中德之間合作的最后障礙。
“德國人戰(zhàn)敗之后,并不甘心,這次塞克特主動提出要和我們搞技術交流,其實說白了就是玩得一手借尸還魂,把一些軍工產業(yè)轉移到奉天,利用東三省的土地,保留新技術。驗證新武器,同時也要獲取中國的物資供應,幫助他們走出困境,甚至重整軍備。”
“拙一針見血啊,德國人肯定是在打著這個如意算盤,只是我們該采取什么措施呢?”
“當然是求之不得了!”張廷蘭哈哈大笑道:“德國想要利用我們。同樣我們也可以學習德國的技術,甚至直接挖掘德國的人才,這是雙贏的合作。不過在合作的時候,必須把眼睛擦亮了,要從德國人身上學到真本事,要做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中國和德國相隔半個世界,不接壤,又沒有了殖民利益的糾葛,是最理想的合作對象,在歷史上德國甚至向蘇聯輸出了大量的技術。包括潛艇、飛機、坦克等等。蘇聯正是靠著這些技術,才快速完成工業(yè)化,建立起強大的工業(yè)體系,最后甚至亂拳打死老師傅,讓人不免十分感慨。
如果中國能從德國搞到技術援助。把工業(yè)體系建立起來,對抗小日本就不會那么凄慘。不得不說當時中國當政者短視到了極點。
現在奉軍基本上取得了獨立地位。又有一定的工業(yè)基礎,加上遠在東亞,和德國沒有什么厲害沖突,具備了獲得德國技術的一切條件。
“我看和德國的合作可以分成三個方面,首先就是技術設備交流,要從德國獲得急需的各種機器技術。把東三省的產業(yè)完善起來,建成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其次是資本交流,可以允許德國商人到東北投資實業(yè),開發(fā)資源。同時我們也要到德國投資,收購一些有前途的中小企業(yè);第三個層面就是人員交流,德國可以把他們的軍人,技術工人派過來,實驗新武器,學習新戰(zhàn)法,檢驗新的工藝,我們也要向德國大量派遣留學生,最好把德國的職業(yè)教育體系引入奉天,為我們培養(yǎng)充足的工人?!?
德國歷經兩次世界大戰(zhàn),能夠屢敗屢起,始終是歐洲大陸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和他們的發(fā)達的職業(yè)教育有很大的關系。在后世中國的學生往往是成績差的,考不上大學的才會去技校學習。
而德國同齡人之中,只有百分之二十才會進入大學,其他的百分之八十則是參加職業(yè)教育,被培養(yǎng)成了技術工人,正是有了龐大的技工隊伍,高超的職業(yè)素質,才支撐起德國的制造業(yè)基礎。
張廷蘭也親身經歷過,一方面大學生過剩,根本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另一方面卻是工廠急需技術工人,其實說白了就是人才培養(yǎng)錯位了。從大學走出來的本科生除了公務人員,律師,記者,醫(yī)生,高級管理之外,理工科的人才也都是應該從事研究一類的行業(yè),基本上是高端型人才。
結果大量并不適合的人涌入進去,除了拉低大學教育的水平之外,就只能造成嚴重的失業(yè)。
培養(yǎng)人才一直是張廷蘭非常關注的一件事情,清末到民國以來,中國教育整體就走錯了方向,培養(yǎng)了一大批不干實事的大師學者,真正能干點實事的,幾乎沒有。
當然社會也需要一些學者,可是如果沒有堅實的底層人才作為支持,這些高端人才根本干不了什么實事,結果他們也變得油滑了,成了靠著賣弄風騷的文賊,非但沒有積極的作用,往往還會因為他們的胡攪蠻纏,把好事也給搞壞了。
張廷蘭提出要引入德國的職業(yè)教育體系,培養(yǎng)產業(yè)工人,也得到了楊宇霆等人的支持。
“拙,你提出的這三點就作為我們和德國人談判的原則,盡快把具體項目確定下來,越早落實,對我們提升實力就越有好處?!?
“嗯,就讓顧維鈞親自跑一趟德國吧,我們展示出足夠的誠意,一定要爭取達成合作協議?!?
和德國合作不是一件小事情,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張廷蘭又把顧維鈞和王永江等人都請了過來,大家又仔細商討一番。
“拙,我們還可以把合作細化一些,比如弄礦產品的出口就可以單獨作為一項,東三省連年豐收,倉庫里面屯著大量的糧食,索性就向德國出口,用來換取機器設備?!蓖跤澜岢隽俗约旱南敕ā?
顧維鈞笑著說道:“王省長的想法太好了,德國戰(zhàn)后糧食嚴重不足,加上馬克貶值,無法進口足夠的糧食,老百姓怨聲載道,如果奉天方面能提供一批優(yōu)惠糧食。一定能夠獲得德國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