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靜的解釋下,石宏熙也明白,不是他們辦事有問題,而是運氣不好,正好趕上呂建營的實驗進行到關鍵時刻。
不過,石宏熙還是有些不理解。
等項子墨和王靜結束通話,石宏熙喃喃自語“一個常務副校長,不關心新校區(qū)的建設,卻天天泡在實驗室……”
呂建營可能是一個合格的院士,教授,導師,但絕對算不上一個合格的校領導。
但問題是,呂建營再不關心新校區(qū)的建設,投票時,也有一票。
所以,他們還是不能放棄呂建營。
“領導,咱們見不到呂校長,別人應該也見不到,這一周可以先把精力放在的別的校領導身上?!?
項子墨對呂建營說道。
“是這個道理?!?
石宏熙微微點頭。
盡管,江北大學校長劉元洲對丹霞很有好感,見面時,各種夸丹霞,但是卻從始至終,都沒有說一定支持丹霞。
劉元洲的原話是:“新校區(qū)不是我一個人能決定的,需要黨委班子集體討論決定,我還需要參考其他黨委成員的意見?!?
翻譯過來就是其他班子成員的工作得丹霞方面自己去做。
大多數(shù)人同意了,他才能同意。
也正因為如此,石宏熙回丹霞只呆了一天,便又重返江臺,他得針對江北大學的黨委班子成員,一一突破。
只可惜,出師不利,第一個目標就沒拿下。
“明天去拜訪副校長毛文康。”
石宏熙迅速選定第二目標。
毛文康和校長劉元洲關系比較好,算是劉元洲的鐵桿支持者,搞定毛文康應該是最沒有難度的。
“是。我這就去準備?!?
項子墨當即起身。
“不急。”
石宏熙擺擺手,對項子墨說道:“你先給政府辦的郭主任打個電話,問問他,和京海集團的洽談怎么樣了?!?
時間退回到幾天前,石宏熙都不知道京海集團。
直到京海集團主動聯(lián)系丹霞市政府,要到丹霞投資興建自營倉儲中心以及區(qū)域轉運中心,他才知道這個近幾年異軍突起的電商平臺。
國內(nèi)的電商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發(fā)展了近二十年,市場格局相對固化。
排名前三的電商平臺,占據(jù)了差不多百分之八十的市場份額,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下,京海集團還能突出重圍,足見其實力。
作為丹霞市市長,石宏熙對京海集團十分重視。
可由于還要集中精力辦江北大學新校區(qū)的事,石宏熙無法親自與京海集團洽談,只能把這項任務,交給常務副市長金寶昌。
并讓擅長接待工作的市委辦主任郭和平配合金寶昌。
“好,我現(xiàn)在就給郭主任打電話。”
項子墨旋即撥通了郭和平的電話。
“郭主任,石市長非常關心與京海集團的洽談情況?!?
項子墨沒有直接開問,而是提醒郭和平。
按理說,郭和平是應該主動匯報洽談情況的,畢竟,石宏熙讓郭和平配合常務副市長金寶昌,就是為了實時掌握這件事的進展。
“這……”
電話那頭的郭和平,有些吞吞吐吐。
過了兩三秒鐘,郭和平說道:“我直接向石市長匯報吧!”
“好?!?
項子墨把手機交給石宏熙。
“我是石宏熙。”
石宏熙接過電話,說道。
“石市長,京海集團的考察團隊已經(jīng)離開丹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