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村的村民,平均年紀(jì)都在五十歲以上,卻為了利益,團(tuán)結(jié)對外。
但是江森清楚,這只是表象。
小灣頭村那伙人,不會善罷甘休。
“魏三!”江森把他叫到旁邊,“小灣頭村情況怎么樣?”
魏三看了眼那邊擺桌子的村民,說道:“他們那伙人都在大院子里,外面還是一堆人來等貨。不過,我看今天他們的人數(shù)多了不少,好像在大院子里密謀什么事情?!?
“有船出海嗎?”
魏三回憶了一下,“岸邊沒看到船,不過,有人在那里,應(yīng)該出海了。”
江森點點頭,“行,我們小心一些,過去幫忙去!”
酒菜都擺上了,大家翹首以盼看著海面。
從傍晚開始,天空就從遠(yuǎn)處卷來大片大片的烏云,黑夜隨著陰云,提前降臨。
江森和李旺阿爺坐在椅子上,都沒說話,就那么看著海面。
如果有人一直注意著這里,就會發(fā)現(xiàn),村民似乎少了一些。
就連魏三和刀疤也不知去了哪里。
小灣頭村那個大院子,門一開,里面的人齊刷刷地朝外走去,只留下十來個人守在漁網(wǎng)前。
離開的那些人,手里都拿著棍子,沒有坐車,就那么步行,朝大灣頭村方向走去。
后面,大背頭和一個人坐上一輛小車,慢慢地跟在后面。
來拿貨的人看到這一幕,都有些不安,紛紛議論是不是出事了。
“我們上次沒拿到貨,隔了兩天才又有,他們怎么說的?”
“他們說,海上風(fēng)浪大,沒有貨!”
“可看他們今天這個陣仗,像是要找誰算賬去,會不會是上次的貨被人搶了?”
“你這么一說,我也有這感覺了呢?”
“去看看不?”
“不拿貨了?”
“要不,我跟過去看看,你在這里等著!”
周圍拿貨的人,都跟這兩人的猜測差不多。
等說去看看那個人上了小卡車,追上去后,就有不少人也跟著去了。
小卡車,三輪車,自行車,形成了一個長長的隊伍,跟在那些步行的隊伍,朝大灣頭村而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江森走哪兒,哪兒就會熱鬧,非常熱鬧。
反正大灣頭村從來沒有這么熱鬧過。
站在上面,俯視著大灣頭村,那些木屋腐朽破舊。
剩下的老弱病殘,全都聚在村子前面空地處,擺著酒宴,似乎在準(zhǔn)備為什么人祝壽。
步行的隊伍,站在通往村里的路口。
大背頭終于露出真容,四十歲左右的年紀(jì),圓臉雙下巴,不大的眼睛里透著陰鷙。
旁邊那個人,長相和大灣村人差不多,年紀(jì)跟大背頭差不多,個頭不高,一口牙參差不齊,牙床和牙縫里都是紅色的,嘴巴里還咀嚼著檳榔。
他狠狠地吐掉嘴里的檳榔,落到地上,一灘紅色。
他說的竟然是地道的粵語,跟廣州城里的口音一樣。
“他們在等他們回來?!?
大背頭伸出手看了看手指頭上的六個金戒指,“還沒回來。”
“動手嗎?”
“等貨到岸!”
大背頭有六指,口音帶著港島味道,尾音微微上揚。
他們就站在這里,居高臨下能看到更遠(yuǎn)的地方。
只是,黑夜并沒有給他們這種優(yōu)惠。
隨著陰云壓低,有雨點兒砸落下來。
沒有人動!
跟來看熱鬧的拿貨人,手搭在頭頂,也沒有離開的意思。
所有人,就那么站在那里,看著前方。
江森回頭看去,那些人就在雨里站著。
而他們,穿上了雨衣,在雨里坐著。
飯桌已經(jīng)拿雨布蓋上了。
沒人說話,似乎都在等待那個時間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