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此一出,場外眾人面面相覷,竊竊私語,一時之間竟無人上臺挑戰(zhàn)。
大頭此舉聰明非常,不但當(dāng)眾為長生揚(yáng)名,同時也借了長生的勢,要知道長生的名頭真的很大,不但是大唐的英勇親王,還是龍虎山的東床快婿,最主要的是他還是個常勝將軍,不管是武舉比試還是血戰(zhàn)四大山莊,亦或是征討藩鎮(zhèn)和圍剿倭寇,都屢戰(zhàn)屢勝,未嘗敗績。
大頭站在臺上凝神戒備,但臺下卻遲遲無人上臺挑戰(zhàn),場下眾人大多知道大頭是長生的手下,而且長生麾下除了大頭還有楊開等三大高手,此番大唐還派出了十個紫氣高手與他們同行出戰(zhàn),上臺挑戰(zhàn)大頭等同挑戰(zhàn)大唐朝廷和長生等人,就算僥幸打敗了大頭,接下來也會面臨長生等人的車輪群毆。
足足一刻鐘都沒人上臺,大頭有些發(fā)懵,疑惑的看向長生。
長生微笑抬手,沖其做了個穩(wěn)住的手勢,沒人上臺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世上有沒有滿腦子都是漿糊的傻子?肯定有,為數(shù)還不少,不過能夠來到仙宮的人絕不會是傻子。
世上有沒有狗眼看人低的睜眼瞎?也有,但毫無見識的人也不可能來到這里。
世上有沒有精于算計,鉆營取利的投機(jī)者?答案也是肯定的,但這類人共同的特點(diǎn)就是權(quán)衡利弊,聞風(fēng)而動,絕不會沖鋒在前。
又等片刻,依舊沒人上臺,大頭越發(fā)疑惑,他報上長生的名號的確有震懾眾人的意圖,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場外三百多人,竟然一個上臺挑戰(zhàn)的也沒有,他實在搞不懂場外眾人心里都在想什么。筆趣庫
由于那位中年陰官面北而坐,長生便能清楚的看到此人,此人一直安靜的坐在那里,并沒有因為無人上臺挑戰(zhàn)而左顧右盼,臉上也依舊毫無表情,眼神有些迷離,很明顯在想事情,但可以確定此人想的絕不是為什么沒人上臺挑戰(zhàn)。
大頭也知道一直沒人上臺對自己非常有利,因為只要在臺上待夠一個時辰就能獲勝,哪怕一仗不打也并不影響自己獲勝,最主要的是他只有大洞修為,而深藍(lán)靈氣是不耐久耗的,如果一開始就不停的有人上臺挑戰(zhàn),他的靈氣根本支撐不了一個時辰。
足足半個時辰都無人上臺挑戰(zhàn),大頭有些沉不住氣了,他感覺自己在臺上站了這么久,應(yīng)該做點(diǎn)兒什么才對,不然一直僵立不動,顯得自己像個傻子,再不做點(diǎn)兒什么,可別鎮(zhèn)不住想要上臺的那些人。
但大頭也不敢輕舉妄動,因為他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弄巧成拙,本來還沒人上臺,如果自己做了什么不該做的事情引得別人上臺,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拿不定主意,大頭便頻頻看向長生,但眼神能夠傳達(dá)的意思畢竟有限,長生并不知道大頭想做什么,自然也就無法給與回應(yīng)。
眼見長生沒有回應(yīng),大頭還是決定做點(diǎn)兒什么,因為不動不行了,長時間的站立不動,腳都麻了。
打定主意,大頭立刻有了動作,雙臂交叉的同時松開雙手,脫手的陰陽雙輪自其身后正反旋飛,到得胸前分別卡在雙腕的卡榫上,陰榫與陰輪相沖,陽榫與陽輪相斥,銜接的瞬間陰陽雙輪便開始急旋自轉(zhuǎn)。
大頭弓步撐臂,拉開架勢,與此同時提氣發(fā)聲,“誰來賜教?!”
大頭喊罷,臺下依舊無人上臺,長生猜到大頭此舉的用意,便沖其投去贊許眼神,大頭的做法是正確的,越是不想打架,越要表現(xiàn)的不怕打架,大頭的聰明之處也不止于此,喊話的同時看似無意的將陰陽雙輪急旋自轉(zhuǎn),以此告知場外眾人自己用的是神兵利器。
陰陽輪乃洪荒遺存的神物,只需卡上卯榫便能急旋自轉(zhuǎn),而且不需要靈氣催動,大頭拉開架勢之后,陰陽雙輪一直在快速旋轉(zhuǎn),仿佛在警告場外眾人不要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