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山村靜謐,茶園雖離得很遠,卻也隱約能夠聽到動靜。
老古奔到屋外,仔細聆聽數(shù)息,猛地叫喊道:“有賊人,快快起來!”
張廣道已經(jīng)出來了,手里還端著把樸刀。
老古則回到屋里,取出一把眉尖刀,這玩意兒是軍隊制式武器,百分之百屬于民間管制刀具。
北宋的武器管理,因時間和地域的不同,表現(xiàn)出寬松和嚴厲兩種態(tài)度。
總的來說,時間越往后就越嚴,距離邊疆越近就越松。
像川陜、廣南這些地方,由于不經(jīng)常打仗,就連正規(guī)軍都不準(zhǔn)持有武器。平時訓(xùn)練,用木槍、木刀代替,遇到戰(zhàn)事才能申請兵器。
而河北、西北就完全不同,士兵可以把武器帶回家,因為要隨時防備敵兵南下。甚至在秋天,這種戰(zhàn)爭高發(fā)季節(jié),官府還會把兵器、甲胄發(fā)給保甲壯丁。
宋徽宗時期,因為起義頻發(fā),對兵器管理最嚴格。
剛開始為了省錢,讓民間組織弓箭社,老百姓自己購置弓箭訓(xùn)練。漸漸的,把弓箭社全部取締,任何人都不準(zhǔn)私藏弓箭。
方臘起義之后,在江南地區(qū),甚至不準(zhǔn)百姓持有樸刀,就更別提其他的武器了。
“快聚眾下山!”
張廣道焦急催促,姚大哥的兒子還在山下呢。
老古的兒子也在山下,他同樣焦急得很,去鄰近的各家茶戶逢門就踹。
點齊二十多個壯丁,老古已經(jīng)等不及了,只帶這些人就急匆匆下山。
半路遇到許多村民,老古喝令青壯入隊。但根本沒人聽他的,大家都只顧著逃跑。疾奔半刻鐘,只有區(qū)區(qū)三個膽子大的,敢跟他殺回去保護自家財產(chǎn)。
又走一陣,他們跟朱銘遇上。
“爸,”朱銘終于不再喊朱院長,“你們先上山,安撫好村民情緒之后,組織他們拿起武器,我就先下去看情況了?!?
朱國祥略微猶豫,囑咐道:“小心一點,事情不對趕緊跑?!?
“我又不傻?!敝煦懶Φ?。
算上朱銘、張廣道、白勝在內(nèi),一共下山二十八人。
緊趕慢趕,先是撞見幾個白家奴仆。
這些奴仆跑得最快,他們只顧保命,扔下主家自個兒開溜。
老古隨便問了兩句,就加緊往下面趕。
“殺死白宗望!”
“殺死白宗望!”
山賊頭目們帶著嘍啰,指著白家人狂追。
李含章原本的打算,是用財貨遲滯山賊,然后沖出大宅進山。如果山賊追來,讓老弱婦孺先走,選個合適的地方,組織青壯斷后阻截。
計劃雖好,卻忘了人心。
那些護院家丁和茶戶青壯,被困在大宅時還能團結(jié)拼命,沖出宅子后就人心渙散了。
家人在身邊的,只顧護著家人跑路。
家人在山上的,也只想著早點進山跟家人團聚。
一窩蜂的逃跑,逃著逃著就潰了,別說李含章,就連老白員外都喝止不住。
山賊是烏合之眾,村中青壯同樣也是。
有些老弱婦孺跑不快,已然漸漸被山賊追上。
楊俊手起刀落,便砍翻一人,呵斥道:“都滾開,莫要擋道!”
有聰明的婦人,抱著孩子跳進麥地里逃跑,給山賊們讓開一條路。越來越多人學(xué)著做,不再只是進山,而是逃向四面八方。
楊俊也不追他們,徑直往前沖,他的目標(biāo)只有老白員外。
卻說老古這邊,遇到幾個逃跑的茶戶壯丁,當(dāng)即呵斥道:“沒卵子的鳥人,莫要逃了,快跟著俺殺回去!”
老古似乎頗有威信,在他的喝罵之下,那些壯丁竟然真的不再逃跑。
又行十余步,總算跟老白員外相遇。
白大郎、白三郎已累得氣喘吁吁,讓兩個忠心家仆背著老白員外和白老太君。
老白員外本來驚慌不已,看到老古頓時心安:“你來了便好?!?
山賊已然接近,老古舉起眉尖刀:“帶卵子的,都跟俺去殺賊!”
楊俊見月色之下,影影幢幢來了不少,也呼喊道:“擺開陣勢!”
所謂擺開陣勢,是因為村道太窄,讓頭目們帶著嘍啰,去道旁旱田展開隊伍。
山賊也練過列陣,此刻早就忘光了,散在旱田里一窩蜂往前沖。
老古這邊,一模一樣。
菜雞互啄!
朱銘翻身上馬,沒有立即沖鋒。他穿越之后,雖然力氣變大,體質(zhì)變好,反應(yīng)靈敏,但還不知道該怎樣廝殺。
在一塊剛收獲的麥田里,朱銘騎馬往旁邊繞。
他的騎術(shù)也不行,剛開始練呢,必須選擇最好時機動手。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閱讀最新章節(ji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