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外調宣府的消息,在最短時間內傳遍京城。
很多人表示惋惜,但也有部分人覺得沈溪便貶黜完全是咎由自取,畢竟沈溪公然在朝堂上批評朱厚照是事實。
沒有皇帝愿意被人指責,沈溪所,影響極為惡劣。
加之劉瑾有意挑撥,在民間形成了輿論風潮,最后的結果,就是沈溪出力不討好,朝中許多人覺得沈溪活該。
本來一個年方二十的青年在朝中擔任部堂,就有大把年長的官員不服,如此一來更多人擁護朱厚照的決定,認為將沈溪調到宣府“人盡其才”乃是理所當然。
在這件事上,最不甘心的人并非是沈溪,而是謝遷。
謝遷回去后便寫了請辭奏本,準備送進皇宮,在他看來,既然沈溪不能留在朝中,他繼續(xù)擔任有名無實的內閣首輔也沒什么意思,不如返鄉(xiāng)頤養(yǎng)天年。
既然斗不過閹黨,那就干脆不陪你們玩了,愛怎樣便怎樣。
這也是大明文官一向的做派,隨時都可以撂挑子不干,至于后果如何根本就沒人在意。
等謝遷把請辭奏本寫好,帶著入宮來到文淵閣,恰好碰到等候在這里的焦芳、梁儲和楊廷和。
似乎三人都知道謝遷會來遞交辭呈,一見他的面便涌上來勸說,就連身為閹黨中堅人物的焦芳也在勸說謝遷要三思而后行。
“……于喬,你要想,這次的確是之厚做得不對,陛下也沒說毀掉他前途,去宣府治軍發(fā)揮他所長豈非好事一樁?”
焦芳覺得愧對謝遷,說話時不斷找平衡,順便為自己開脫。
謝遷黑著臉,不說話,似乎沒有回頭的打算。
梁儲也勸解道:“謝尚書,不知之厚現(xiàn)在何處?他是……準備辭官回鄉(xiāng),還是接受圣旨前去赴任?”
謝遷依然沉默無語,對他而,現(xiàn)在是朝廷對不起他,他問心無愧,至于眼前這些人在他看來不是劉瑾的幫兇就是尸位素餐之輩,豎子不足與謀。
見謝遷始終不發(fā)話,焦芳無奈地道:“于喬,你究竟怎么個想法,說出來讓大家一起參詳?!?
謝遷瞪著焦芳,喝問:“你焦孟陽為一己之私,投靠閹黨,為虎作倀,怎不先跟我們參詳?”
一句話,就讓場面非常之尷尬。
焦芳之前臉色尚可,這會兒已呈死灰色……謝遷的話怎么接都不合適。
謝遷站起身來,環(huán)視一圈,怒氣沖沖地問道:“劉少傅和李賓之離朝后,這朝堂沒一刻安寧,劉瑾買官賣官,布置心腹,侵用帑金,因考之名擊異己,凡此種種,罄竹難書。”
“對此,你們做了什么?不是投靠和依附于他,便是冷眼旁觀,當日之厚在朝堂上所說的話難道錯了嗎?也不想想這大明權柄到底是誰執(zhí)掌,究竟是天子,還是閹人?”
焦芳被謝遷如此喝罵,無以對,站起身便往外走。
梁儲和楊廷和難以站出來幫忙說活,這邊焦芳剛走到公事房門口,便不得不停下腳步,因為他被一人擋住去路。
來者非旁人,正是劉瑾。
此時劉瑾剛剛剪除一大強敵,心情正佳,好像故意來文淵閣耀武揚威,但為防止遭遇不測,他身后帶了一幫太監(jiān)和侍衛(wèi)。
“喲!里面吵著呢?哎呀呀,不是說內閣上下一心嗎?看來壓根兒不是這么回事,你們閣臣間也是矛盾重重……焦大學士這是要往何處去啊?”劉瑾一只腳跨進門,另一只腳和身體卻留在外面,瞇眼打量焦芳問道。
焦芳正因為自己被謝遷歸入閹黨而不爽,被劉瑾問話,干脆選擇避而不答。
“哼!”
劉瑾輕哼一聲,兩只腳終于踏進公事房,謝遷正要沖上前對劉瑾飽以老拳,卻被楊廷和攔下。
“謝閣老,咱家不是來跟你講道理的,只是來通知一聲,陛下下諭旨,兵部尚書沈之厚朝議時對陛下無禮,外放宣府治軍,不過陛下仁慈,讓他繼續(xù)領兵部尚書銜,官品沒變,就連爵祿也未變……真是皇恩浩蕩??!”
劉瑾一臉得意之色。
“呸!”
謝遷一口唾到地上。
謝遷越是暴跳如雷,劉瑾看到后越覺得解氣,又接著道:“朝無法外之人,過必罰,初予亦然。難道到了沈尚書這里,就可以法外開恩?哼哼!”
“還有就是,內閣梁大學士因奏本票擬有誤,處理事務不當,陛下一并圣裁,調南京為禮部侍郎……刑部王尚書,治下無方,令京畿大案頻出,御準卸職為民,回鄉(xiāng)頤養(yǎng)天年……陛下恩澤,賜十奴婢,四馬車,三代內勞役全免,一并送往歸田?!?
謝遷這下哪里還忍得???當即掙脫楊廷和的阻攔,揮起拳頭便往劉瑾身上招呼。
就算劉瑾身邊有人護著,還是被謝遷一拳打到眼眶上。
……
……
謝遷怒極之下,失去理智,他可不管劉瑾身份有多尊貴,只管先解氣再說。
劉瑾被打之后氣急敗壞,已經在叫囂要殺了謝遷。
本來宮中太監(jiān)之間的毆斗情況就很嚴重,劉瑾于平時廝打中練就一身“好本領”,不過旁邊的人可不會任由二人打下去,紛紛上前勸阻拉架,在如此境況下,謝遷和劉瑾從掐架變成相互對罵。
謝遷怒火攻心之下,壓抑不了痛毆劉瑾,事后有些后悔。
至于劉瑾那邊,就算被謝遷偷襲也沒轍,在沒有朱厚照準允的情況下,他奈何作為顧命大臣和文官代表的謝遷不得,最后只能罵罵咧咧離開。
這場鬧劇很快便在朝中大臣中間傳開,短時間內便鬧到朝野盡知,當然朱厚照不可能知道這件事。
在這次掐架中,謝遷沒有吃虧,不過依然很生氣,畢竟朝中大勢文官集團輸?shù)靡粩⊥康?,個人是否占得便宜在他看來其實無關緊要。
離開皇宮,謝遷馬上趕赴沈家,認為只有沈溪能理解自己苦衷。
等謝遷到了沈府,沈家這邊已在收拾家當,準備送沈溪前往宣府履職。
謝遷憋著氣到了書房,怒氣沖沖地對正在埋頭書寫的沈溪道:“你就這么走了,朝中之事從此不理會,在宣府苦寒之地過日子?”
沈溪想了想,道:“這冬日嚴寒已過,到下一次寒冬到來前,應該有大半年好光景,不算難熬!”
謝遷聽到這話簡直無語,沈溪明顯是在跟他打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