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御史的奏疏來源于姜元文的文章,保留了坊間傳聞的曖昧,又增加了一些宿娼的官員名單。
他挑的都是中低級的官員,六部的郎中、員外郎,邊緣部門比如鴻臚寺,抑或是京營武官,總之,掃射面積很廣。
其中點明了豐郡王,說他和教坊司樂婦來往親密,藏女樂于私宅,公然違反了宗室不能淫樂戶的規(guī)定。
他建議禁止官員□□,以正法度。
奏疏遞上去,有點動靜——豐郡王請罪了。
皇帝訓斥兩句,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禁娼?皇帝沒有這個動力,也對官員們的私德不太感興趣。
他不是一個對道德要求很高的帝王。
程丹若自然失望,可卻沒有法子,只能默默記在小本本上,以待來日。
與之相反的是謝玄英的奏疏,他針對遼東馬政補貼過于抽象的問題,建議皇帝改革,不要統(tǒng)一收錢,再往下補貼,而是直接明確到人。sm.Ъiqiku.Πet
比如說,遼東的馬是五千匹,讓五個軍士共養(yǎng)一槽,共五匹,一匹兒馬,四匹騍馬,方便配種。
五名軍士外,再補貼五家民戶,共同負責這五匹馬,假如死了一匹,就這十個人分攤,明確到人、馬,免得錢交出去了,補貼卻下不來,還有的人家明明養(yǎng)馬精心,卻總得分攤錢。
內閣議了議,擬了同意的票擬,司禮監(jiān)批了。
然而——
大家真的就更看重馬政嗎?
當然不是。
謝玄英和邊家來往,瞞不過京中的利眼。他的奏疏講馬政,邊修以前就是干這個的,兩人同時遞折子,就是明明白白告訴大家,是謝玄英彈劾的豐郡王。
這不就有趣了嗎?
靖海侯府剛和豐郡王說了親事,轉頭,謝玄英示意人彈劾了他。
父子倆態(tài)度截然不同,個中韻味,惹人深思啊。
第一個過來試探的是曹閣老。
他笑呵呵:“年輕人就是沉不住氣?!?
謝玄英簡意賅:“世風日下?!?
“人不風流枉少年?!辈荛w老意味深長,“又不是什么大事?!?
謝玄英回答:“京中風氣堪憂,長此以往,小事也變大事。”
他說得理直氣壯,也有資格理直氣壯,反倒迷惑了對方。曹閣老沉吟:“郡王爺在京城,名聲可一直好得很?!?
“君子不二色?!敝x玄英一臉平靜,就差在臉上寫,我不納妾不蓄婢不宿娼,我就鄙視這些管不住下半身的人。
曹閣老試探不出來,只好道:“清臣潔身自好,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