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天明時分方返回禁中。肩輿入了乾德門,胡百田卻沒在宮門前迎候,皇帝便知不好。一時入了正殿,小太監(jiān)上來稟報,說太后卯時便打發(fā)人來瞧過,見皇帝不在,已傳諭將胡百田押去了典刑司。
皇帝知道躲不過,急忙換了衣服去見太后。
進(jìn)了壽安宮正殿,太后一身朝服禮冠,莊重垂首跪在金磚地上,也不知已跪了多久。她面前升了香案,先帝神主牌位端端正正供在案上。皇帝見狀忙也跪下去,一面低聲道:“兒子知道錯了,求太后責(zé)罰?!?
太后卻只不理他,又自跪了一刻鐘,方往旁邊一偏臉。宮女錦嵐忙從地上爬起來,顧不得自己膝蓋生疼,只攙著太后在案旁扶手椅上坐了,又見太后對她一沉眼,便領(lǐng)著一眾太監(jiān)宮女們卻行退出殿外。
只見太后長長嘆了口氣,上前扶起皇帝,正色道:“你是皇帝,咱們大周的社稷江山都肩在你身上,怎么這么不知道愛惜自己?你若有個好歹,我有何面目去見先皇和列祖列宗?”皇帝躬身道:“兒子再不敢了?!闭Z罷又轉(zhuǎn)身到案前跪下,朗聲道:“先皇在上,桓寧從今往后若再有行止無狀之處,全憑先皇與太后責(zé)罰!”太后哼了一聲道:“巧令色,這就該罰?!闭f著倒笑起來,再開口時語氣卻已十分慈愛:“既已知道錯了,我也不罰你了,起來吧?!被实勐劮叫ξ酒饋?,攙著太后手臂進(jìn)到暖閣里,母子間又自有一番話講。
皇帝圣躬不豫免朝一日,趙醒齋忙完政務(wù)回到家里,已是未正時分。小丫頭上來伺候他換了衣服,又奉上茶。趙醒齋卻只皺著眉進(jìn)了里間,歪在炕上休息。早起入宮便聽說太后處置了乾德宮內(nèi)侍總管胡百田。這胡百田在宮里日久,消息廣布眼線眾多,與趙醒齋暗中交結(jié)多年,私底下傳遞了許多宮中之事給他知道。如今雖以逆上瀆職之罪被太后打發(fā)了,難保不是上邊有所察覺。二來皇帝身邊也失了耳目。宮中雖然還有人,到底不如他中用。
正想著,小丫頭打起簾子,趙珩豐低頭進(jìn)了屋,朝著炕上趙省齋行了一禮道:“父親?!壁w醒齋頭也沒抬只嗯了一聲。趙珩豐只得又道:“早間二叔差人送來一封書信。兒子見父親不在,已將來人安排在南房住下。”說著便將書信呈上去。趙醒齋接過信一目十行的看了,又倒過來細(xì)細(xì)看了一遍,臉上神色愈發(fā)陰郁難懂。趙珩豐雖不敢問,早料到是南邊出了岔子,不覺心中突突亂跳。
趙醒齋半天方從鼻腔里擠出一個哼聲,反手將信紙往炕桌上一丟,道:“不中用的東西?!壁w珩豐連忙從椅子上站起來。趙醒齋抬頭看見他,一時心里倒有了個主張,便對趙珩豐道:“你二叔信上說,上個月你二嬸沒了。朝里事忙我也不便走開,你且向禮部告?zhèn)€假,去余庭吊一吊你二嬸,也是晚輩一片孝心?!壁w珩豐應(yīng)道:“是,兒子明日一早便去禮部告假?!?
趙醒齋見左右無人,向趙珩豐招一招手,示意他近前來,壓下了聲音又道:“想必你也猜到了,南邊的事很不好。你二叔不便出面,別人我又不放心,還是你去過問一下,也是一番歷練。我這里修書一封,你一并給你二叔帶去?!壁w珩豐心中十分不情愿,卻又不敢違抗父親,沉吟一下道:“父親,此事若兒子出面,不是更讓人坐實(shí)了咱們趙家?”趙醒齋道:“場面上還是封定于做主,你不必露面。你此去明是協(xié)助,暗是警示——讓他們不敢暗做手腳?!闭f罷端起茶來啜了一口,又用手指理理鬢角,方緩緩的道:“如今正是最要緊的時候,左右多少眼睛都指著看咱們趙家的笑話,你此去需隨機(jī)應(yīng)變,千萬不能露出破綻。等皇帝親政我便上疏請辭,咱們看著上邊的動作再作打算吧?!?
趙珩豐第二天一早便到禮部告了假,只帶了兩名親隨,連夜趕路,七月初便到達(dá)余庭。他為叔母吊了孝,歸途中由肅安悄悄往西一拐,只兩天便趕到打銅城。在城中處置完父親吩咐的諸項(xiàng)事務(wù),旋即動身返回章平。往北走了二十來日,來到石塘城外,已是十月初的時候。
民語所謂“多事之秋”,這句話正應(yīng)在隆慶十一年的秋天。八月六日皇帝大婚,舉國同慶盛況空前。十六日又告親政。首輔趙醒齋率眾臣?xì)w政于皇,自己功成身退告老還家?;实劭嗫嗤炝舨蛔?,感念他十年輔政勞苦功高,特加封趙醒齋一等興慶伯,世襲罔替,又下賜府邸讓其頤養(yǎng)天年,舉國上下傳為佳話。
不想八月以來江南連日陰雨,竟成秋汛。豐江大堤允州境內(nèi)匯楊一段不堪重負(fù)終致堤潰。這豐江由西至東綿延千里入海,將大周版圖分為南北兩半,沿途匯集近百支流,乃是大周第一河。如今大堤決口,滔天洪水頃刻間撲瀉而來,將匯楊與左近十一個縣鎮(zhèn)淹成一片澤國,數(shù)十萬人家毀人亡,流離失所,苦不堪。
消息傳到京城,皇帝急召戶部調(diào)國庫銀糧救濟(jì),方知道萬壽大婚兩項(xiàng)盛典已將國庫銀兩揮霍一空。災(zāi)區(qū)上下頓時謠四起,說皇帝大婚糜盛難,便是挪用了護(hù)堤款項(xiàng),一時災(zāi)民人心浮動。兼著水退之后疫病又起,泛區(qū)百姓們只得離鄉(xiāng)背井,逃荒避禍,大周國運(yùn)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