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再關(guān)心這群契丹騎兵,而是轉(zhuǎn)頭看向那巫女:“剛剛那場雨,是你給海部宗貞求來的?”
巫女猶豫片刻,點了點頭:“正是小女?!?
李徹也沒拆穿他,只是笑著問道:“海部宗貞跑到哪里去了,你知道嗎?”
巫女連連搖頭:“殿下明鑒,小女哪里能知道,殿下的騎兵殺入陣中時,海部宗貞就跑沒影了?!?
李徹微微頷首,隨即話題一轉(zhuǎn):“你能為海部宗貞求來雨,可能為本王也求來一場雨?”
巫女聞,頓時面露惶恐之色。
她哪里能再求來雨,今日這場雨已經(jīng)是水汽積攢多日落了個干凈,接著半個月都不會再掉半個雨點。
但看到周圍殺氣騰騰的奉王親衛(wèi),巫女為了活命,只得咬牙道:
“可以,只要殿下真心信奉神明,我愿以靈力替您與神明虔誠溝通,自能求得甘霖?!?
聽聞此,李徹還沒說什么,一旁的秋白和文載尹已是怒目而視。
“好大的膽子!”文載尹胡須翹起,“殿下乃是大慶親王,身份尊貴不可,豈會信奉你們小國野神?”
文載尹是真的生氣,畢竟殿下連孔圣人都不信,身為一個儒士自己幾次三番想要和殿下談儒,每次都被駁得啞口無。
你一個區(qū)區(qū)小國邪神,還跑來參一手,真當老夫手中之劍不利乎?
李徹擺手制止二人,隨即淡然看向巫女:“你信奉的神明是伊邪那岐?伊邪那美?還是天照?”
巫女面露驚詫:“殿下也知我倭國神明?”
李徹笑而不語。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
一個民族的神話體系往往透露了這個民族的本性,所以他前世自是了解過日本神話的。
雖說恨日本入骨,但不代表就要杜絕任何來自日本的東西,敵人的東西也能拿來化為己用。
比如倭國的神話體系,便是統(tǒng)治倭人愚民的重要手段。
給他們的父神伊邪那岐安排一個玉帝童子的職位,或是給他們母神伊邪那美安排個王母侍女的職位。
以神靈的地位碾壓,來維持慶人統(tǒng)治倭人的合法性。
再告訴那些倭人,倭人生來就是要受苦的,而靈魂受的苦難是有限度的。
只要安心挖礦、種土豆,下輩子就有機會投胎成奉人。
嗯,三哥的種姓制度也不都是糟粕,以毒攻毒用來對付小日子再好不過了。
而想要實行這個計劃,這些巫女便是關(guān)鍵。
一些話讓征服者去說,百姓自然不可能相信;而若是從自己國家的神職人員口中說出,他們就會深信不疑。
至于神職人員愿不愿意搞笑!
方丈怕是求之不得呢!
“小女信奉的是田心姬、次湍津姬、次市杵島姬三位女神?!?
李徹對日本神話也就了解個大概,這三個娘們他一個都不認識。
其實也不需要認識,日本神系都是親近繁殖的產(chǎn)物,沒一個好東西。
或許當童子侍女也不配,實在不行就去當個坐騎吧。
李徹點了點頭,隨即開口道:“走吧,去你們的神社看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