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心里也有些好笑——
方才確定任務人選的時候,艦長就自告奮勇想要帶隊,結果被他以“艦長必須留在指揮位置”的說辭給摁住了,隨后又搬出“必須有個主官在現場以便臨時拍板”的理由,自己成為了登艦小組的一員。
而對方現在之所以這么婆婆媽媽,大概率只是心里癢癢而已……
十五分鐘后,隨著旋翼掀起的猛烈氣流,已經完成準備的直12直升機迅速脫離甲板,在保證一定安全距離之后轉向幾百米之外、稍微落后于本艦的勇敢號。
身后還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
當直升機第一次掠過英艦右舷以外時,特地等在機庫上方的田寶元舉起相機,抓拍下了這難得的一幕。
快門聲響起的一瞬間,副艦長心里突兀地蹦出來了一個想法:
“如果把這張照片和12年前那張殲8c掠過卓越號航空母艦的照片擺在一起,想必會非常有意境……”
……
事實證明,能被選中參與第二批亞丁灣護航任務的成員,都是一等一的精兵強將。
面對平時訓練中從未出現過的場面,機組成員在第一次嘗試中就抓住機會,穩(wěn)穩(wěn)地降落成功。
還沒等旋翼完全停止運轉,本來等在機庫里面的巴拉姆艦長就已經大步流星地來到直升機甲板上,一手扶著帽子,一手向正在解開安全帶的黎萬兵三人敬了個禮:
“歡迎登臨本艦,因為條件所限,很抱歉無法給予各位足夠規(guī)格的歡迎……”
他特地沒有按照慣例報上“皇家海軍勇敢號驅逐艦”的名號,顯然也清楚這不是什么光榮的場合,所以能低調就盡量低調。
但黎萬兵也是從90年代那段艱苦日子過來的,如今總算有機會揚眉吐氣,就算出于大局考慮不至于表現的過于明顯,但也不會放過陰陽怪氣兩句的機會:
于是,在跳下飛機,并還了個軍禮之后,他又用流暢的英語回應道:
“沒關系,我也很榮幸能夠成為第一名登臨皇家海軍最新銳驅逐艦的外國軍官……”
甚至還帶著點倫敦腔。
對面巴拉姆此時的表情如同吃了蒼蠅一般僵在臉上。
尤其“最新銳”這個形容詞,雖然表面上是在贊美,但此情此景之下卻是格外刺耳。
偏偏黎萬兵的整句話里面沒有哪怕一個單詞是錯的,以至于他沒有任何辦法能夠反駁。
只好尷尬地哂笑兩聲,并強行扯回正題:
“上校先生,目前的情況每多持續(xù)一分鐘,對于我們兩艦而都會多一分危險,不如等到恢復供電之后再說其他?”
黎萬兵倒也干脆,果斷點了點頭:
“也好?!?
緊接著,又朝自己身后的兩名軍官示意了一下:
“機電長黎崎少校會留在艦面上,負責協助貴方人員完成電纜線的轉接操作……而按照事前的約定,我們另外二人需要分別進入輪機艙和配電艙,保證整個重啟過程不會對我艦產生負面影響?!?
作為苦主的巴拉姆盡管已經做過了心理建設,但如今親耳聽到這個要求時,還是感覺一陣沒來由的心悸。
不過事已至此他也不可能再反悔,只好勉強平復了一下情緒,然后親自引著黎萬兵和楊懷磊二人進入到艦體內部……
應該說,45型的艦內空間設計還是相當值得稱道的。
寬敞而整齊的過道保證了即便在近乎一片漆黑、只有極少量應急照明光源的環(huán)境下,第一次上艦的黎萬兵仍然沒有發(fā)生任何磕磕絆絆,一路順利地來到了艦體內部的最下層區(qū)域。
而45型原本引以為豪的動力艙室設計,也將第一次原原本本地暴露在外人眼前。
推開最后一道水密門之前,巴拉姆似乎還想再稍微挽回一點尊嚴,回頭道。
“二位都是第一次接觸綜合電力系統(tǒng),所以請務必不要直接觸碰或者操作艙內的任何設備,以免影響到重新啟動過程的可靠性……”
看著眼前仍然端著架子的巴拉姆,黎萬兵只覺得想笑:
“艦長先生,如果這套設備原本就足夠可靠,那我們根本不會出現在這里,不是么?”
外之意非常明顯——
勇敢號既然能徹底趴窩在這公海大洋上面,說明這東西本來也沒什么可靠性,相比于擔心我們,還是擔心擔心你們自己吧……
一句話讓巴拉姆啞口無,只好神情落寞地推開艙門:
“請進吧……”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