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間準備
六架殲15戰(zhàn)機整齊地停放在遼省號航母甲板上,像六只正在休憩的鋼鐵雄鷹。
海風裹挾著咸腥氣息拂過艦面,吹散了發(fā)動機殘留的灼熱。
但甲板上,反而愈發(fā)呈現(xiàn)出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各部門注意,檢查飛機狀態(tài),尤其是尾鉤和起落架!”
來自主飛行控制室的聲音通過無線電傳到甲板上近百名地勤人員的耳中。
十幾名身著褐色背心褐色頭盔的飛機維護長迅速就位,來到各自負責的飛機下方,仔細檢查尾鉤和起落架液壓機構的每一個零件。
盡管剛才的著艦過程堪稱完美,但按照規(guī)程,還是必須進行徹底檢查。
與此同時,紅色外套的軍械人員聚集在彈藥升降機旁,模擬準備指定的彈藥和副油箱、加油吊艙、導航前視紅外吊艙等載荷——
本次任務當然不包括任何武器掛載,實際上,遼省號此行出航根本沒有攜帶正兒八經的航空彈藥。
不過,既然是全流程模擬,那彈藥部門也必定不能閑著。
基于同樣的原因,盡管在早上起飛之前,六架飛機都已經被加注了足夠返程的燃料,但還是有幾輛底盤低矮的甲板車輛緊隨其后駛向停機位,身穿紫色背心的油料員從車上跳下,扯著加油管開始向飛機提供燃料和其它油氣補給……
簽好飛行檢查單的王煒站在一旁,看著地勤人員忙碌的身影。
他摘下飛行頭盔,汗水順著鬢角滑落。
著艦時的緊張和興奮感尚未完全消退,以至于手指仍有些微微發(fā)顫。
而在距離他不遠處,新聞宣傳團隊已經架好了攝像機和反光板。
軍網記者張穎正站在01號機旁,向部隊長戴明盟提問:“作為華夏
幕間準備
在原型機試飛和隨后的地面訓練過程中,他們跟訓練基地有過很多接觸,也深受同志們的信任和尊重。
很快,所有飛行員都站了起來。
“別拘束,都坐。”羅洋笑著擺手,“我們是來聽聽你們的真實反饋,不是要開匯報會?!?
飛行員們重新落座,但氣氛還是明顯變得正式起來。
考慮到01-06號都不是全狀態(tài)原型機,王煒當即把目光投向了坐在最里側的鄭輝和林書巖身上。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駕駛的飛機將與未來的量產型號完全相同。
見狀,鄭輝率先清了清嗓子:
“羅總,劉總,從飛行操縱品質來說,殲15的表現(xiàn)堪稱完美,良好的底子加上三翼面設計,即便是在氣流不穩(wěn)定的海面上,低速操縱性也依然比我們預想的更好,幾乎跟地面模擬時的手感別無二致?!?
“尤其在著艦的最后階段,重型機在靈活性上的不足反而成了優(yōu)勢,飛機不會因為小幅操作或干擾就出現(xiàn)劇烈反應,給了我們更多的修正余地……而相比之下,渦扇10h的動力反饋卻非常靈敏,讓我們在觸艦之前的信心很足?!?
見鄭輝沒有繼續(xù)下去的意思,林書巖馬上接過話題,補充解釋道:
“飛機的性能讓我們相信,即使沒能一次掛上阻攔索,也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加速復飛,沒有因為速度不足而墜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