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周王等三人鋃鐺入獄,被削了王位,加上德王,河清郡王的相繼上書,其他王爺也明白,大勢在前,是躲不過去了。
單獨的,三三兩兩的,甚至是親自跑進宮見朱栩,一副爭先搶后模樣的捐納田畝,私產(chǎn)。
御書房內(nèi)。
平王,傅昌宗,魏忠賢都在,朱栩難得的好心情,看著一道道奏本,臉上含笑的看向平王道“皇叔,督政院事關(guān)重大,不能馬虎啊。”
平王不像是能夠承擔(dān)重托的樣子,抬著手,笑呵呵的道:“皇上怎么說,我怎么做就是了,肯定不會錯大錯。”
傅昌宗,魏忠賢都沒有說話,心知肚明,所謂的督政院,不過是給這些王爺們的養(yǎng)老院,真正做主的,還是皇帝朱栩。
朱栩笑了笑,道:“朕的手也不會伸那么長,督政院,按月發(fā)俸祿,同一品大員。責(zé)任,就是監(jiān)督朝廷各項政策,六部九寺,尤其是地方上是否貫徹。眼下的第一要務(wù)嘛,就是都察院外派的三隊巡視官員,是否恪盡職守,打擊腐敗……”
這些王爺們遍布天下,封地都是最為繁華的地方,很多事情都比朝廷知道的仔細。
平王會意,抬手道:“臣遵旨?!?
朱栩‘嗯’了聲,看向傅昌宗道:“舅舅,你那邊怎么樣了?”
傅昌宗上前一步,道:“皇上,戶部早有準備,根據(jù)各位王爺呈上來的田畝名冊,產(chǎn)業(yè)都仔細核對、接收,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數(shù)目,不過……”
朱栩看向他,道:“不過什么?”
傅昌宗看了眼平王,沉吟著道:“皇上,臣推測,各位王爺捐納的數(shù)目,只怕還不到一半,還隱匿了很多?!?
朱栩一點都不意外,道“恩,朕早有預(yù)料,能讓他吐出一半就不錯了,不能逼的太急。等朕從遼東回來,六部,尤其是戶部,東廠要做好準備,朕要清查全國田畝!”
這句話傅昌宗不意外,朱栩早有這方面的心思,倒是平王心里狠狠一跳,已經(jīng)得罪了天下藩王,要是再得罪所有官宦與富戶,大明將越發(fā)不穩(wěn)了。
不過平王向來不涉政,也很清楚什么話可以說,什么話不能說,神色微凝,沉默不語。
傅昌宗自然沒有二話,若是朱栩能夠從遼東大勝而歸,攜大勝之勢,推動任何事情都會輕松很多。
朱栩心里盤算,清查田畝,自然是為了再分配,這就涉及到了人口,他抬頭看向傅昌宗,道:“舅舅,你可知道,我大明現(xiàn)在有多少人?”
傅昌宗身為戶部尚書,不會不知道這些,道:“回皇上,泰昌元年曾經(jīng)有核算,近五千二百萬?!?
朱栩眉頭皺了皺,道“為什么這么少?”
朱栩也看過一些記錄,隆慶五年的人口是六千兩百萬左右,到了萬歷三十年降到了五千六百萬左右,泰昌元年又降低到了五千二百萬左右。
他前世偶爾看到過一本書,隱約記得明末的人口是在六千萬以上,這里有了不小的差距。
傅昌宗道:“這個是在籍的,賦稅人口,根據(jù)臣與戶部諸位臣工推算。一來是災(zāi)情不斷,二來是戰(zhàn)爭,三來,只怕是有人口被瞞報,以躲避賦稅,所以在減少?!?
朱栩若有所思點頭,道:“那以舅舅推算,我大明實際人口,會有多少?”
傅昌宗以及戶部確實有過推算,想了想,給出了一個比較穩(wěn)妥的數(shù)字,道:“回皇上,臣認為,應(yīng)當與隆慶五年差不多,在六千二百萬上下。”